施肩吾〔唐代〕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施肩吾 - 生平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出生于睦州府桐庐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施家村(因历史划归后为杭州市富阳市洞桥镇贤德村)。为唐代著名诗人、道学家、民间开发澎湖第一人。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诸朝。因家境贫寒,施肩吾少时在桐庐分水镇东面五云山和尚寺读书。四十年后,即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施肩吾参加殿试,被钦点为状元。习《礼记》,有诗名。趣尚烟霞,慕神仙轻举之学。诗人张籍称他为“烟霞客”。唐穆宗元和十五年(820)登进士第(一说宪宗“元和十年进士”)。长庆(821~824)中,隐于洪州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或说“文宗太和中,乃自严陵入西山访道”)。他在《与徐凝书》中自谓“仆虽幸忝成名,自知命薄,遂栖心玄门,养性林壑。赖先圣扶持,虽年迫迟暮,幸免龙钟,其所得如此而已”。又在《述灵响词序》中称“慕道年久”,览《三静经》而行“三静关”法,以开成三年(838)正月一日“闭户自修,不交人事”,后“此三者皆应”。著有《西山集》十卷、《闲居诗》百余首。《全唐文》收有《养生辨疑诀》(或作《辨疑论》)等,《全唐诗》也收入其诗作。其养生之说亦见于《道枢》。
其他作家诗文推荐

田园临汉水,离乱寄随关。今日烟尘尽,东西又未还。
长亭百越外,孤棹五湖间。何处游芳草,云门千万山。


天门街西闻捣帛,一夜愁杀湘南客。
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吹夜笛。

江烟如雾水满汀。早梅花、偏占浅清。倚翠竹、寒无力,想潇湘、斜日暮云。几回梦断阳春面,问百花、犹隔几尘。趁月夜、霜风峭,约彩鸾、同载玉笙。


〔 施肩吾 〕诗文推荐

寄隐者
路绝空林无处问,幽奇山水不知名。松门拾得一片屐,知是高人向此行。

宿四明山
黎洲老人命余宿,杳然高顶浮云平。下视不知几千仞,欲晓不晓天鸡声。

大堤新咏
行路少年知不知,襄阳全欠旧来时。宜城贾客载钱出,始觉大堤无女儿。

吴中代蜀客吟
身狎吴儿家在蜀,春深屡唱思乡曲。峨眉风景无主人,锦江悠悠为谁绿。

题景上人山门
水有青莲沙有金,老僧于此独观心。愁人欲寄中峰宿,只恐白猿啼夜深。

晚春送王秀才游剡川
越山花去剡藤新,才子风光不厌春。第一莫寻溪上路,可怜仙女爱迷人。

冯上人院
扰扰凡情逐水流,世间多喜复多忧。一回行到冯公院,便欲令人百事休。

寄西台李侍御
二千馀里采琼瑰,到处伤心瓦砾堆。唯有绣衣周柱史,独将珠玉挂西台。

鄠县村居
欲住村西日日慵,上山无水引高踪。谁能求得秦皇术,为我先驱紫阁峰。

酬周秀才
三展蜀笺皆郢曲,我心珍重甚琼瑶。应缘水府龙神睡,偷得蛟人五色绡。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