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漼〔唐代〕
裴漼(?—736),绛州闻喜人也。世为著姓。
裴漼 - 生平

裴漼(?—736),绛州闻喜人也。世为著姓。父琰之,永徽中,为同州司户参军,时年少,美容仪,刺史李崇义初甚轻之。先是,州中有积年旧案数百道,崇义促琰之使断之,琰之命书吏数人,连纸进笔,斯须剖断并毕,文翰俱美,且尽与夺之理。崇义大惊,谢曰:“公何忍藏锋以成鄙夫之过!”由是大知名,号为“霹雳手”。后为永年令,有惠政,人吏刊石颂之。历任仓部郎中,以老疾废于家。漼色养劬劳,十数年不求仕进。父卒后,应大礼举,拜陈留主簿,累迁监察御史。时吏部侍郎崔湜、郑愔坐赃为御史李尚隐所劾,漼同鞫其狱。安乐公主及上官昭容阿党湜等,漼竟执正奏其罪,甚为当时所称。三迁中书舍人。太极元年,睿宗为金仙、玉真公主造观及寺等,时属春旱,兴役不止。漼上疏谏曰:

臣谨案《礼记》春、秋令曰:无聚大众,无起大役,不可兴土功,恐妨农事。若号令乖度,役使不时,则加疾疫之危,国有水旱之灾,此五行之必应也。今自春至夏,时雨愆期,下人忧心,莫知所出。陛下虽降哀矜之旨,两都仍有寺观之

作,时旱之应,实此之由。且春令告期,东作方始,正是丁壮就功之日,而土木方兴,臣恐所妨尤多,所益尤少,耕夫蚕妾,饥寒之源。故《春秋》“庄公三十一年冬,不雨”,《五行传》以为“岁三筑台”;“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

《五行传》以“时作南门,劳人兴役”。陛下每以万方为念,睿旨殷勤,安国济人,防微虑远。伏愿下明制,发德音,顺天时,副人望,两京公私营造及诸和市木石等并请且停,则苍生幸甚。农桑失时,户口流散,纵寺观营构,岂救黎元饥寒之弊哉!

疏奏不报。寻转兵部侍郎,以铨叙平允,持授一子为太子通事舍人。

开元五年,迁吏部侍郎,典选数年,多所持拔。再转黄门侍郎,代韦抗为御史大夫。漼早与张说特相友善,时说在相位,数称荐之。漼又善于敷奏,上亦嘉重焉。由是擢拜吏部尚书,寻转太子宾客。漼家世俭约,既久居清要,颇饰妓妾,后庭有绮罗之赏,由是为时论所讥。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余,赠礼部尚书,谥曰懿。

其他作家诗文推荐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
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
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
中有至人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
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
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
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
祇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
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
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以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斜月入前楹,迢迢夜坐情。梧桐上阶影,蟋蟀近床声。
曙傍窗间至,秋从簟上生。感时因忆事,不寝到鸡鸣。


居邻北郭古寺空,杏花两株能白红。曲江满园不可到,
看此宁避雨与风。二年流窜出岭外,所见草木多异同。
冬寒不严地恒泄,阳气发乱无全功。浮花浪蕊镇长有,
才开还落瘴雾中。山榴踯躅少意思,照耀黄紫徒为丛。
鹧鸪钩輈猿叫歇,杳杳深谷攒青枫。岂如此树一来玩,
若在京国情何穷。今旦胡为忽惆怅,万片飘泊随西东。
明年更发应更好,道人莫忘邻家翁。

〔 裴漼 〕诗文推荐

奉和御制旋师喜捷
殊类骄无长,王师示有征。中军才受律,妖寇已亡精。斩虏还遮塞,绥降更筑城。从来攻必克,天策振奇兵。

奉和御制平胡
玄漠圣恩通,由来书轨同。忽闻窥月满,相聚寇云中。庙略占黄气,神兵出绛宫。将军行逐虏,使者亦和戎。一举轒輼灭,再麾沙漠空。直将威禁暴,非用武为雄。饮至明军礼,酬勋锡武功。干戈还载戢,文德在唐风。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升字)
问道图书盛,尊儒礼教兴。石渠因学广,金殿为贤升。日月恩光照,风云宠命膺。谋谟言可范,舟楫事斯凭。宴喜明时洽,光辉湛露凝。大哉尧作主,天下颂歌称。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