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玑〔宋代〕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 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 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徐玑 - 家族背景

徐玑其父徐定,福建泉州晋江安海徐厝徐状元人,官居潮州太守,举家由晋江迁居永嘉,住松台里。与徐玑同列“永嘉四灵”的翁卷有一首《晚秋送徐玑赴龙溪丞因过泉南旧里》诗曰:“卷中风雅句,名匠亦难如。远邑亲微禄,他乡过旧庐。程途多见菊,行李半担书。未信文明代,无人荐子虚。”诗题中的“泉南旧里”和诗中的“旧庐”,点明徐玑的故里就在泉州(泉南),而徐玑在赴任龙溪县丞时曾回过晋江徐状元巷旧居。

徐玑还著有《泉山集》,泉山即泉州郡北之清源山,可见徐玑虽身寄于外,仍不忘祖籍。生平徐玑因父亲“致仕恩”而得职。他沉浮于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百姓办过不少有益之事。在建安(今福建建瓯)主簿任内,安抚麻溪峒民,“罪止三人”;监造贡茶,拒绝额外之取。移永州(今属湖南)司理参军,当地官兵大抓平民催取赋税,徐玑一一查明,予以释放。

为龙溪(今福建漳州)县丞,乡里豪富强占陂塘,他经过调查,恢复旧观。后调武当(今湖北郧县东)令,改长泰令,拟去官从叶适游,未及而卒/《永嘉四灵诗》收徐玑诗二卷,仅存一卷;又有《二薇亭集》,存诗164首。另据清朝四库全书所记,徐玑有《泉山集》,当时已佚。徐玑也喜欢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

其他作家诗文推荐

踏破秋痕,向虚堂、细问新凉踪迹。野客从来无管领,独鹤自还空碧。红日重开,翠华曾到,应恨湖光窄。游龙别後,两山依旧南北。
无语野草闲花,似嗔人问。万事今非昔。古木苍烟无限意,只有吟魂知得。歌舞百年,是非一醉,未必西风识。浩歌归去,满船风雨凄恻。


三春怨离泣,九秋欣期歌。
驾鸾行日时,月明济长河。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
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
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 徐玑 〕诗文推荐

浊水求珠
至宝诚难得,潜光在浊流。深沈当处晦,皎洁庶来求。缀履将还用,褰裳必更收。蚌胎应自别,鱼目岂能俦。日彩逢高鉴,星光讵暗投。不因今日取,泥滓出无由。

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雍和
蠲我饎餴,絜我膋芗。有豆孔硕,为羞既臧。至诚无昧,精意惟芳。神其醉止,欣欣乐康。

旅泊江津言怀
征途几迢递,客子倦西东。乘流如泛梗,逐吹似惊蓬。飘飖万里外,辛苦百年中。异县心期阻,他乡风月同。云归全岭暗,日落半江红。自然堪迸泪,非是泣途穷。

飘飘随暮雨,飒飒落秋山。落叶》,王正字《诗格》)

执板狂歌乞个钱,尘中流浪且随缘。直饶到老常如此,犹胜危时弄化权。

杜鹃花漫兴
花花叶叶正含芳,丽景朝朝夜夜长。何事江南春去尽,子规声里驻年光。

移官南浦作
簿领初为建水栖,移官南浦又沈迷。溪山转处人烟隔,惟有黄鹂一样啼。

送瑞州张知录
岁暮不惜别,君行是宦游。江西多野水,湖上正高秋。旧友曾过处,新题必共留。官閒可寻访,竹径最深幽。

新阳改故阴
律管才推候,寒郊忽变阴。微和方应节,积惨已辞林。暗觉馀澌断,潜惊丽景侵。禁城佳气换,北陆翠烟深。有截知遐布,无私荷照临。韶光如可及,莺谷免幽沈。

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