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一〔唐代〕
武平一,名甄,以字行,武则天族孙,颍川郡王载德子。博学,通《春秋》。后在时,畏祸不与事,隐嵩山,修浮屠法,屡诏不应。中宗复位,平一居母丧,迫召为起居舍人,乞终制,不许。景龙二年,兼修文馆直学士,迁考功员外郎。虽预宴游,尝因诗规戒。明皇初,贬苏州参军。徙金坛令。既谪,名亦不衰。开元末卒。诗一卷。
武平一 - 生平

生年

武平一生年不见史传。《新唐书·列传第四十四》载:“武后时,畏祸不敢与事,隐嵩山修浮图法,屡诏不应。”此应为记录其早期生活的唯一见著,其生年如何尚不可考。武平一的父亲是为颍川郡王,按唐例,他可以门荫入仕。虽说唐代“门荫多为少年郎”,一般十三、四岁即可入仕,但武平一既然“畏祸不敢与事,隐嵩山修浮图法,屡诏不应”,也绝不是一个少年能够做到的,故此时的武平一应当已经成年。

据武平一《景龙文馆记》载:中宗李显为立春日召近臣学士宴,武平一因应制诗写得好,中宗手批云:“平一年虽最少,文甚警新……今更赐花一枝,以彰其美。”是时,所赐学士花,并令插在头上,后所赐者,平一左右交插,因舞蹈拜谢。时崔日用乘酣饮,欲夺平一所赐花,上于帘下见之,谓平一曰:日用何为夺卿花?平一跪奏曰:读书万卷,从日用满口虚张,赐花一枝,学平一终身不获。上及侍臣大笑,更赐酒一杯,时人叹美。由此,武平一应是当时参与“应制”的近臣学士中最年轻的一个。

另据《全唐诗》等史料,时以《奉和立春内出彩花树应制》为题参与“应制”宴饮的官员学士,有上官婉儿、李峤、宋之问、刘宪、赵彦昭、沈佺期、崔湜、苏颋、崔日用等诸人。其中现在可考知崔日用生于咸亨四年即公元673年。

综上,《景龙文馆记》说武平一是参与中宗春日宴饮中最小的,他当是咸亨四年(673)之后出生。唐中宗特别强调了武平一“年最少”事,故他与崔日用相差似在四、五岁之间,其生年当在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左右。另据《通鉴》,武则天于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改元,二月还政中宗,十一月“崩于上阳宫”。“屡诏不应”说当发生在神龙元年(705年)之前或还要更早一些。且“屡诏不应”是说曾多次下诏,不应发生在同一年中;“隐嵩山修浮图法”也不可能是一年半载的事,至少在两、三年间。若按武则天最后下诏在长安四年(704)、武平一其时在二十四、五岁之间的话,由长安四年(704)前推25年,其生年应在风仪四年(679),与前考也基本吻合。据此,武平一生年约在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左右。

隐居

关于武平一“隐嵩山修浮图法”事,史书仅有断文残句。至于何时隐居嵩山,不见史传。《通鉴·卷第二百五》载:天册万岁元年腊月,“右千牛卫将军安平王武攸绪,少有志行,恬澹寡欲,扈从封中岳还,即求弃官,隐于嵩山之阳。太后疑其诈,许之,以观其所为。攸绪遂优游岩壑,冬居茅椒,夏居石室,一如山林之士。太后所赐及王公所遗野服器玩,攸绪一皆置之不用,尘埃凝积。买田使奴耕种,与民无异。

武平一隐居嵩山,似受这位堂叔武攸绪的影响。查有关佛家典籍,也多记其入仕后礼佛,并无有关修习“浮图法”的事迹。《新唐书·武平一传》与《全唐诗话·卷一》又都记载了武平一与崔日用论《春秋》事迹。

初,崔日用自言明《左氏春秋》诸侯官族。它日,学士大集,日用折平一曰:“君文章固耐久,若言经,则败绩矣。”时崔湜、张说素知平一该习,劝令酬诘,平一乃请所疑。日用曰:“鲁三桓,郑七穆,奈何?”答曰:“庆父、叔牙、季友,桓三子也。孟孙至彘凡九世,叔孙舒、季孙肥凡八世。郑穆公十一子,子然及二子子孔三族亡,子羽不为卿,故称七穆,子罕、子驷、子良、子国、子游、子印、子丰也。”一坐惊服。平一问日用曰:“公言齐桓公、楚庄王时,诸侯属齐若楚凡几?平公、灵王时,诸侯属晋、楚凡几?晋六卿,齐、楚执政几何人?”日用谢曰:“吾不知,君能知乎?”平一条举始末,无留语。日用曰:“吾请北面。”阖坐大笑。

由此判断,武平一对《春秋》的熟知,须经长期研读才会如此造诣,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办到。故,他在少年时代直至隐居嵩山期间,更多修习的应是《春秋》。至于修习“浮图法”事,似是“屡诏不应”的托词或与修习《春秋》兼而为之。

入仕

(一)在朝。《新唐书·武平一传》说:“中宗复位,平一居母丧,迫召为起居舍人,丐终制,不见听。景龙二年(708),兼修文馆直学士。”由是,武平一入仕“起居舍人”当在景龙二年之前。两《唐书》和《通鉴》俱云: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张柬之等大臣逼宫。甲辰,武则天“制太子监国”;乙巳,“太后传位于太子”;丙午,“中宗即位”。同年二月,中宗复国号为唐;十一月,武则天崩于上阳宫。自神龙元年二月中宗复位,即开始大批调整官员,巩固统治。另据《通鉴·卷二百八》载:“神龙元年,三月,己丑……以安车征安平王武攸绪于嵩山,既至,除太子宾客;固请还山,许之。”武攸绪,武平一的堂叔。二人同隐嵩山,盖平一是跟武攸绪修行的。平一虽“居母丧”,但与武攸绪应召入朝应是同时。故,武平一“迫召为起居舍人”应在神龙元年(705)三月。

及至景龙二年(708)五月,武平一兼修文馆直学士,因博学通古见宠中宗,经常侍宴。《新唐书·武平一传》载:“景龙二年,兼修文馆直学士。”《通鉴·卷第二百九》又载:景龙二年“夏,四月,癸未,置修文馆大学士四员,直学士八员,学士十二员,选公卿以下善为文者李峤等为之。每游幸禁苑,或宗戚宴集,学士无不毕从,赋诗属和,使上官昭容第其甲乙,优者赐金帛;同预宴者,惟中书、门下及长参王公、亲贵数人而已,至大宴,方召八座、九列、诸司五品以上预焉。”《唐会要·卷六十四》“宏文馆”条:“武德四年正月,于门下省置修文馆,至九年三月改为宏文馆……神龙元年十月十九日改为昭文馆,避孝敬讳故也。二年,又改为修文馆。至景龙二年四月二十二日,修文馆增置大学士四员,学士八员,直学士十二员,征攻文之士以充之。二十三日,敕中书令李峤,兵部尚书宗楚客并为大学士。二十五日,敕秘书监刘宪,中书侍郎崔湜,吏部侍郎岑羲,太常卿郑愔,给事中李适,中书舍人卢藏用、李乂,太子中舍刘子玄并为学士。五月五日,敕吏部侍郎薛稷,考功员外郎马怀素,户部员外郎宋之问,起居舍人武平一,国子主簿杜审言并为直学士。”由此,武平一为修文馆直学士,当在景龙二年(708)五月

同年七月七夕,武平一上书论“合生”事。《新唐书·武平一传》载:“(景龙二年七月七夕)后宴两仪殿,帝命后兄光禄少卿婴监酒,婴滑稽敏给,诏学士嘲之,婴能抗数人。酒酣,胡人袜子、何懿等唱‘合生’,歌言浅秽,因倨肆,欲夺司农少卿宋廷瑜赐鱼。平一上书谏曰:‘乐,天之和,礼,地之序;礼配地,乐应天。故音动於心,声形于物,因心哀乐,感物应变。乐正则风化正,乐邪则政教邪,先王所以达废兴也。伏见胡乐施于声律,本备四夷之数,比来日益流宕,异曲新声,哀思淫溺。始自王公,稍及闾巷,妖伎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咏歌蹈舞,号曰合生。昔齐衰,有《行伴侣》,陈灭,有《玉树后庭花》,趋数惊骜僻,皆亡国之音。夫礼慊而不进即销,乐流而不反则放。臣愿屏流僻,崇肃雍,凡胡乐,备四夷外,一皆罢遣。况两仪、承庆殿者,陛下受朝听讼之所,比大飨群臣,不容以倡优媟狎亏污邦典。若听政之暇,苟玩耳目,自当奏之后廷可也。’不纳。”此事又见《全唐诗话·卷一·李适条》:“景龙二年七月七夕,御两仪殿赋诗。李峤献诗云:‘谁言七襄咏,流入五弦歌。’是日李行言唱《步虚歌》。

同年十月,武平一迁“考功员外郎”。《新唐书·武平一传》载:“时天子暗柔不君,韦后蒸乱,外戚盛。平一重斥语,即自请抑母党……帝慰勉,不许。迁考功员外郎。”《通鉴·卷第二百九》载:“冬,十月,己酉,修文馆直学士、直居舍人武平一上表请抑损外戚权宠;不敢斥言韦氏,但请抑损己家。上优制不许。”

神龙、景龙年间,唐中宗虽采取了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措施,但内宫混乱、争权夺利的局面愈演愈烈。景龙二年时,武平一上书“抑损己家”,中宗“不许”。到景龙三年九月,“太平、安乐公主各树朋党,更相谮毁”,唐中宗也沉不住气了,“患之”。十一月,亲访修文馆直学士武平一问策。此事可见《通鉴·卷第二百九·景龙三年条》

太平、安乐公主各树朋党,更相谮毁,上患之。冬,十一月,癸亥,上谓修文馆直学士武平一曰:“比闻内外亲贵多不辑睦,以何法和之?”平一以为:“此由谗谄之人阴为离间,宜深加诲谕,斥逐奸险。若犹未已,伏愿舍近图远,抑慈存严,示以知禁,无令积恶。”上赐平一帛,而不能用其言。

《新唐书·武平一传》又载:

于时,太平、安乐公主各立党相诋毁,亲贵离阋,帝患之,欲令敦和,以访平一。因上书曰:“病之在四体者,迹分而易逐,居心腹者,候遽而难治。刑政乖舛,四支疾也;亲权猜间,心腹患也。《书》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诗》曰:‘协比其邻,婚姻孔云。’是知亲族以辑睦为义也。自顷权贵猜防,外和内离,怨结姻娅,疑生骨肉。邀荣之徒,诡献忠款;膏唇之伍,苟输谗计。胁肩邸第之中,噤颐媪宦之侧。故过从绝,猜嫌构,亲爱乖,党与生。积霜成冰,祸不可既。愿悉召近亲贵人,会宴内殿,告以辑睦,申以恩勤,’斥奸人,塞谗路。若犹未已,则舍近图远,抑慈示严,惟陛下之命。”帝美其忠切,卒不用。

或因时局难控,或因形势复杂,唐中宗并未采纳武平一的建议,最终导致了被毒杀。据《通鉴·卷第二百九·景龙四年(景云元年)条》:五月,“散骑常侍马秦客以医术,光禄少卿杨均以善烹调,皆出入宫掖,得幸于韦后,恐事泄被诛;安乐公主欲韦后临朝,自为皇太女;乃相与合谋,于饼餤中进毒。六月,壬午,中宗崩于神龙殿。”丁亥,“殇帝即位。”不久,在太平公主和临淄王李隆基的帮助下,发动政变,相王李旦登基称帝,是为睿宗,于七月改元“景云”。对于此次政变,武平一是否参与不见史传。但据开元年间被贬事,平一似未曾参与,甚至持不支持态度。直至开元初年武平一被贬,职务似没有发生变化。

(二)随侍。查《全唐诗》、《景龙文馆记》、《唐才子传》、《全唐诗话》和《唐书》等史料,平一入仕,多侍宴游,当前能见到的他的作品,主要作于景龙年间。

景龙二年七月七夕,帝后宴两仪殿,平一随侍并上书论“合生”事(前文有考)。

景龙三年八月,随侍中宗幸安乐公西庄,作《夜宴安乐公主宅》诗。《旧唐书·本纪第七》载:景龙三年八月“乙巳,幸安乐公主山亭,宴侍臣、学士,赐缯帛有差。”《《全唐诗话·卷一·李适条》》载:景龙三年“八月三日,幸安乐公主西庄。”平一作诗曰:“王孙帝女下仙台,金榜珠帘入夜开。遽惜琼筵欢正洽,唯愁银箭晓相催。

景龙三年十月,随中宗幸安乐公主新宅,武平一作《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诗。中宗复位之后,王公贵戚奢侈之风愈加严重,尤其是争相建盖府邸别墅。《通鉴·卷二百九》载:“上官婕妤及后宫多立外第……安乐公主尤骄横……与长乐公主竞起第舍,以侈丽相高,拟于宫掖,而精巧过之。安乐公主请昆明池,上以百姓蒲鱼所资,不许。公主不悦,乃更夺民田作定昆池,延袤数里,累石象华山,引水象天津,欲以胜昆明,故名定昆。安乐有织成裙,直钱一亿,花卉鸟兽,皆如粟粒,正视旁视,日中影中,各为一色。”中宗非但不加制止,反而时常临幸且集侍臣、学士赋诗,无疑更助长了此种奢侈之风。《旧唐书·本纪第七》载:景龙三年“冬十月庚寅,幸安乐公主金城新宅,宴侍臣、学士。”时武平一见宠中宗,赋《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一诗:“紫汉秦楼敞,黄山鲁馆开。簪裾分上席,歌舞列平台。马既如龙至,人疑学凤来。幸兹联棣萼,何以接邹枚。”

景龙三年十二月,随驾幸新丰温泉宫,作有《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诗。《旧唐书·本纪第七》载:景龙三年十二月,“甲子(午),上幸新丰之温汤。”《新唐书·本纪第四》载:景龙三年十二月,“甲午,如新丰温汤。”《通鉴·卷二百九·景龙三年条》也记曰“甲午,上幸骊山温汤”。此事《全唐诗话·卷一·李适条》记载比较详细,曰:“(景龙三年十二月,中宗)幸温泉宫,敕蒲州刺史徐彦伯入仗,同学士例,因与武平一等五人献诗,上官昭容献七言绝句三首。”武平一诗曰:“秦王登碣石,周后袭昆仑。何必在遐远,方称万宇尊。我皇顺时豫,星驾动轩辕。雄戟交驰道,清笳度国门。回舆长乐观,校猎上林园。行漏移三象,连营总八屯。旌摇鹦鹉谷,骑转凤凰原。绝壁苍苔古,灵泉碧溜温。参差开水殿,窈窕敞岩轩。丰邑模犹在,骊宫迹尚存。烟松衔翠幄,雪径绕花源。侍从推玄草,文章召虎贲。深仁浃夷夏,洪造溢乾坤。谬忝王枚列,多惭雨露恩。”

景龙三年十二月十四日,随侍韦嗣立庄,作《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和《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诗二首。《通鉴·卷二百九·景龙三年条》载:十二月“庚子,幸韦嗣立庄舍。以嗣立与周高士韦夐同族,赐爵逍遥公。嗣立,皇后之疏属也。由是顾赏尤重。乙巳,还宫。”《旧唐书·本纪第七》载:景龙三年十二月,“庚子,幸兵部尚书韦嗣立庄,封嗣立为逍遥公,上亲制序赋诗,便游白鹿观。”《全唐诗话·卷一·李适条》载:“(景龙三年十二月)十四日,幸韦嗣立庄,拜嗣立逍遥公,名其居曰:清虚原、幽栖谷。”时武平一应制赋诗:一曰“三光回斗极,万骑肃钩陈。地若游汾水,畋疑历渭滨。圆塘冰写镜,遥树露成春。弦奏鱼听曲,机忘鸟狎人。筑岩思感梦,磻石想垂纶。落景摇红壁,层阴结翠筠。素风纷可尚,玄泽蔼无垠。薄暮清笳动,天文焕紫宸。”二曰“鸣銮赫奕下重楼,羽盖逍遥向一丘。汉日唯闻白衣宠,唐年更睹赤松游。

景龙三年十二月十五日,中宗从韦嗣立庄出来,便随幸白鹿观,武平一作《奉和幸白鹿观应制》。《旧唐书·本纪第七·景龙三年条》说:幸兵部尚书韦嗣立庄后,“便游白鹿观。”平一诗曰:“玉府凌三曜,金坛驻六龙。彩旒悬倒景,羽盖偃乔松。玄圃灵芝秀,华池瑞液浓。谬因沾舜渥,长愿奉尧封。”

景龙三年十二月十八日,随驾游秦始皇陵,平一作《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诗曰:“銮舆上碧天,翠帟拖晴烟。绝崿纡仙径,层岩敞御筵。云披丹凤阙,日下黑龙川。更睹南熏奏,流声入管弦。”此事唯见《旧唐书·本纪第七·景龙三年条》:“庚子,幸兵部尚书韦嗣立庄……便游白鹿观。甲辰,曲赐新丰县,百姓给复一年,行从官赐勋一转。是日幸骊山。”由此,唐中宗游白鹿观后,即至骊山,游秦始皇陵。

景龙四年正月朔,赐群臣柏树,平一赋《奉和正旦赐宰臣柏叶应制》诗:“绿叶迎春绿,寒枝历岁寒。愿持柏叶寿,长奉万年欢。”《全唐诗话·卷一·李适条》载:“(景龙)四年正月朔,赐群臣柏树。”

景龙四年正月五日,中宗于蓬莱宫宴吐蕃使,为柏梁体,武平一联句曰:“万邦考绩臣所详”。《全唐诗·卷二·李显集》题曰:“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柏梁体联句”。《全唐诗话·卷一·中宗条》曰:景龙四年正月五日,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帝曰:大明御宇临万方。皇后曰:顾惭内政翊陶唐。长宁公主曰:鸾鸣凤舞向平阳。安乐公主曰:秦楼鲁馆沐恩光。太平公主曰:无心为子辄求郎。温王重茂曰:雄才七步谢陈王。昭容上官曰:当熊让辇愧前芳。吏部侍郎崔湜曰:再司铨管恩何忘。著作郎郑愔曰:文江学海思济航。考功员外郎武平一曰:万邦考绩臣所详。著作郎阎朝隐曰:著作不休出中肠。时上疑御史大夫窦从一、将作大匠宗晋卿素不属文,未即令续。二人固请,许之。从一曰:权豪屏迹肃严霜。晋卿曰:铸鼎开岳造明堂。此外遗忘。时吐蕃舍人明悉猎请,令授笔与之。曰:玉醴由来献寿觞。上大悦,赐与衣服。

景龙四年正月八日,立春,赐彩花,武平一因《奉和立春内出彩花树应制》诗而簪花。《景龙文馆纪》记述详细:“是日中宗手批云:平一年虽最少,文甚警新,悦红蕊之先开,讶黄莺之未啭,循环吟咏,赏叹兼怀。今更赐花一枝,以彰其美。所赐学士花,并令插在头上,后所赐者,平一左右交插,因舞蹈拜谢。时崔日用乘酣饮,欲夺平一所赐花,上于帘下见之,谓平一曰:日用何为夺卿花?平一跪奏曰:读书万卷,从日用满口虚张,赐花一枝,学平一终身不获。上及侍臣大笑,更赐酒一杯,时人叹美。”是时,武平一的诗艺压全场:“銮辂青旗下帝台,东郊上苑望春来。黄莺未解林间啭,红蕊先从殿里开。画阁条风初变柳,银塘曲水半含苔。欣逢睿藻光韶律,更促霞觞畏景催。”其诗如清溪,婉转清新,自然流淌,全无雕琢影子;如游赏,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得春于不经意间;如曲调,对仗工整,节奏铿锵,令人陶醉其中,是当时难得的一首成熟七律。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之一》评武平一此诗曰:“一(句),言帝方出迎;二(句),言春方未至;三、四(句),一捺一抬,言花信全无,而花枝忽现。不惟全读四句是绝妙章法,试单读一句(黄莺句),亦绝妙手法也。五、六(句),言春风徐徐,春水与与,百花消息,胡能催促。七、八(句),言然而圣人先天,天弗敢违,霞觞未终,丽景已至,此又必然之理也。

景龙四年二月一日,随驾送金城公主,武平一赋《送金城公主适西蕃》诗:“广化三边静,通烟四海安。还将膝下爱,特副域中欢。圣念飞玄藻,仙仪下白兰。日斜征盖没,归骑动鸣鸾。”《旧唐书·本纪第七》载:“(景龙)四年春正月……丁丑,命左骁卫大将军、河源军使杨矩为送金城公主入吐蕃使。己卯,幸始平,送金城公主归吐蕃。”《通鉴·卷二百九》载:“(景龙四年)春,正月,丙寅夜,中宗与韦后微行观灯于市里,又纵宫女数千人出游,多不归者。上命纪处讷送金城公主适吐蕃,处讷辞;又命赵彦昭,彦昭亦辞。丁丑,命左骁卫大将军杨矩送之。己卯,上自送公主至始平;二月,癸未,还宫。公主至吐蕃,赞普为之别筑城以居之。”《全唐诗话·卷一·李适条》载:“(景龙四年)二月一日,送金城公主。”时武平一作《送金城公主适西蕃》诗:“广化三边静,通烟四海安。还将膝下爱,特副域中欢。圣念飞玄藻,仙仪下白兰。日斜征盖没,归骑动鸣鸾。”

景龙四年二月三日,随驾幸司农少卿王光辅庄,武平一与崔日用论《春秋》。《旧唐书·本纪第七》载:“(景龙)四年春,二月壬午,曲赦咸阳、始平,改始平为金城县。便幸长安令王光辅马嵬北原庄。”《全唐诗话·李适条》也见载:“(景龙四年二月)三日,幸司农少卿王光辅庄。是夕,岑羲设茗饮,讨论经史,武平一论《春秋》,崔日用请北面,日用赠武平一歌曰:彼名流兮左氏癖,意玄远兮冠今夕。”此事又见《新唐书·武平一传》,前文有述。

景龙四年二月,清明,中宗幸梨园,命侍臣为抛球、拔河之戏,武平一作《幸梨园观打球应制》诗。《通鉴·卷第二百九》曰:“景龙四年(景云元年)春,二月,庚戌,上御梨园球场,命文武三品以上抛球及分朋拔河。韦巨源、唐休璟衰老,随纟亘踣地,久之不能兴;上及皇后、妃、主临观,大笑。”《旧唐书·本纪第七》载:“(景龙四年,春,二月,庚戌,令中书门下供奉官五品已上、文武三品已上并诸学士等,自芳林门入,集于梨园球场,分朋拔河,帝与皇后、公主亲往观之。”《景龙文馆记》曰:“唐中宗(李显)景龙四年清明节,帝幸梨园。”武平一赋诗《幸梨园观打球应制》曰:“令节重遨游,分镳应彩球。骖驔回上苑,蹀躞绕通沟。影就红尘没,光随赭汗流。赏阑清景暮,歌舞乐时休。”详细记叙了抛球时的生动场面。“影就红尘没,光随赭汗流”可谓佳句。

景龙四年四月六日,中宗幸兴庆池观竞渡之戏,武平一作《兴庆池侍宴应制》诗。此事多有记载。《旧唐书·本纪第七》载:“(景龙四年),夏四月……乙未,幸隆庆池,结彩为楼,宴侍臣,泛舟戏乐,因幸礼部尚书窦希宅。”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载:“景龙中,中宗游兴庆池,侍宴者递起歌舞,并唱《下兵词》,方便以求官爵。给事中李景伯亦起唱曰:‘回波尔时洒卮,兵儿志在箴规。侍宴既过三爵,喧哗窃恐非宜。’于是乃罢坐。”《全唐诗话》曰:“四月……六日,幸兴庆池观竞渡之戏。”是时,平一《兴庆池侍宴应制》诗曰:“銮舆羽驾直城隈,帐殿旌门此地开。皎洁灵潭图日月,参差画舸结楼台。波摇岸影随桡转,风送荷香逐酒来。愿奉圣情欢不极,长游云汉几昭回。”其中“皎洁灵潭图日月,参差画舸结楼台。波摇岸影随桡转,风送荷香逐酒来”两联,描写细腻,意境优美,对仗工整,不可多得的好句。

此外,《全唐诗》还收录武平一的杂曲歌辞《妾薄命》一首和《游泾川琴溪》、《饯唐永昌》两首诗。一曰《妾薄命》。《全唐诗·卷六十二》有杜审言同题诗文,另据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杜审言卒于景龙二年孟冬。故《妾薄命》作于景龙初年。二曰《游泾川琴溪》:“环潭澄晓色,叠嶂照秋影。幽致欣所逢,纷虑自兹屏。”写琴高山(今甘肃境内)下之琴溪,相传为汉处士琴高公炼丹得仙之处。语言清理,写景幽深,暗隐归隐之心,既不似早年隐居嵩山时的作品,与景龙年间的作品风格不一,似是开元年间之作。有文章曰:泾县旧县志记载,琴高山悬崖峭壁间,犹有唐代开元年间邢巨、武平一、杜伟等绝句或长诗题刻,未考。三曰送别诗《饯唐永昌》:“闻君墨绶出丹墀,双舄飞来伫有期。寄谢铜街攀柳日,无忘粉署握兰时。”因同题无杜审言诗作,又据傅璇琮考证:杜审言卒于景龙二年(708)孟冬,故,此诗当作于景龙三年之后。关于《景龙文馆记》,是为平一为修文馆直学士时的记叙,作于景龙年间。武平一曾任起居舍人,曾修《起居注》(见《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八》之《请抑损外戚权宠并乞佐外郡表》),《景龙文馆记》似之。学术界多有文章,不述。

(三)结交。景龙年间,武平一“见宠中宗,时虽宴豫”,与修文馆学士结交,但见著文字的不多。《新唐书·卷二百一·杜审言传》载:“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云。”傅璇琮考证此为误传。但杜审言病重期间,宋之问、武平一同去探望应是事实。《唐诗纪事·卷六》载:“审言卒,李峤已下请加命,时武平一为志。”《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八》有武平一之《请追赠杜审言官表》文。据《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宋之问传》载曰“友人武平一为之纂集,成十卷,传于代。”故,其时武平一曾编纂《宋之问集》,流传后世,可惜今已不见。

遭贬

《新唐书·武平一本传》载:“玄宗立,贬苏州参军,徙金坛令。”关于武平一被贬原因,《唐书》本传言之扑朔,曰“平一见宠中宗,时虽宴豫,尝因诗颂规诫,然不能卓然自引去,故被谪。既谪而名不衰。”“不能卓然自引”显然是表面原因。《全唐诗·卷115》有王湾《晚春诣苏州敬赠武员外》诗曰:“苏台忆季常,飞棹历江乡。持此功曹掾,初离华省郎。贵门生礼乐,明代秉文章。嘉郡位先进,鸿儒名重扬。爰从姻娅贬,岂失忠信防。万里行骥足,十年暌凤翔。回迁翊元圣,入拜伫惟良。别业对南浦,群书满北堂。意深投辖盛,才重接筵光。陋学叨铅简,弱龄许翰场。神驰劳旧国,颜展别殊方。际晓杂氛散,残春众物芳。烟和疏树满,雨续小溪长。旅拙感成慰,通贤顾不忘。从来琴曲罢,开匣为君张。”诗意在赞咏武平一名望才学的同时,也道出了他被贬的原因。“爰从姻娅贬”,“姻娅”者,亲家或连襟,姻亲关系也。武平一被贬的真正原因,即因平一为武则天一族。关于被贬时间,无明确记载。前文有述,自景龙二年至景龙四年也即景云元年,武平一为考功员外郎。据《唐语林·卷八·补遗》载:“神龙元年已来,累为主司者:房光庭再,太极元年、开元元年。”太极元年即延和元年也即先天元年,太极元年前一年是景云二年。房光庭既然是太极元年的考功主司,而唐例贡举又是每年正月进行,则房光庭应在太极元年前一年为考功员外郎。前文有述,唐代考功员外郎只有一人。故武平一则是景云二年被贬去考功员外郎的。《通鉴·卷二百一十》载:景云二年二月,“丁丑,命太子监国,六品以下除官及徒罪以下,并取太子处分。殿中侍御史崔莅、太子中允薛照素言于上曰:‘斜封官皆先帝所除,恩命已布,姚元之等建议,一朝尽夺之,彰先帝之过,为陛下招怨。今众口沸腾,遍于海内,恐生非常之变。’太平公主亦言之,上以为然。戊寅,制:‘诸缘斜封别敕授官,先停任者,并量材叙用。’”又载:“夏,四月,戊子,制:‘凡政事皆取太子处分。其军旅死刑及五品已上除授,皆先与太子议之,然后以闻。’”由此,武平一当是景云二年(711)间被贬。

“既谪而名不衰”之说不假。武平一被贬期间,王湾、祖咏、储光羲等不少诗人游吴,都有诗留赠。虽偏安一隅,却也为时人敬仰。按武平一早年隐居嵩山时“屡诏不应”的处世之道,也许“贬苏州参军,徙金坛令”正是他所希望的。

卒年

武平一卒年无详载,仅见《新唐书·武平一本传》曰“开元末,卒”。开元末,诗人祖咏曾漫游吴越。根据《全唐诗·祖咏集》,祖咏回途起始点是苏州,途中渡淮河作有《渡淮河寄平一》诗,到达河南陈留时有《宿陈留李少府揆厅》诗。《旧唐书·列传第七十六·李揆传》载:“李揆字端卿,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补陈留尉,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又见徐松《登科考记》:李揆,开元二十九年举进士,补陈留尉。据此,祖咏南游北归时间是开元二十九年秋,此时武平一应该还在世。武平一去世时间应在开元二十九年(741)秋、冬之季,约63岁。

其他作家诗文推荐

冕旒亲负扆,卉服尽朝天。旸谷移初日,金炉出御烟。
芬馨流远近,散漫入貂蝉。霜仗凝逾白,朱栏映转鲜。
如看浮阙在,稍觉逐风迁。为沐皇家庆,来瞻羽卫前。

赤城千古一东湖,谁肯重开太极图。
要得斯文传气脉,定须吾党立规模。
圣贤不尽七分易,天地长存三字符。
念念服行方是学,莫将枝叶费工夫。

楔子

昨夜红娘传简去与张生,约今夕和他相见,等红娘来做个商量。姐姐着我传简帖儿与张生,约他今宵赴约。俺那小姐,我怕又有说谎,送了他性命,不是耍处。我见小姐去,看他说甚么。红娘收拾卧房,我睡去。不争你要睡呵,那里发付那生?甚么那生?姐姐,你又来也!送了人性命不是耍处。你若又翻悔,我出首与夫人,你着我将简帖儿约下他来。这小贱人倒会放刁,羞人答答的,怎生去!有甚的羞,到那里只合着眼者。去来去来,老夫人睡了也。俺姐姐语言虽是强,脚步儿早先行也。

【仙吕】【端正好】因姐姐玉精神,花模样,无倒断晓夜思量。着一片志诚心盖抹了漫天谎。出画阁,向书房;离楚岫,赴高唐;学窃玉,试偷香;巫娥女,楚襄王;楚襄王敢先在阳台上。

第一折

昨夜红娘所遗之简,约小生今夜成就。这早晚初更尽也,不见来呵,小姐休说谎咱!人间良夜静复静,天上美人来不来。

【仙吕】【点绛唇】伫立闲阶。夜深香霭、横金界。萧洒书斋,闷杀读书客。

【混江龙】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僧归禅室,鸦噪眶槐。风弄竹声。则道金珮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意悬悬业眼,急攘攘情怀,身心一片,无处安排;则索呆答孩倚定门儿待。越越的青鸾信杳,黄犬音乖。

小生一日十二时,无一刻放下小姐,你那里知道呵!

【油葫芦】情思昏昏眼倦开,单枕侧,梦魂飞入梦阳台。早知道无明无夜因他害,想当初"不如不遇倾城色"。人有过,必自责,勿惮改。我却待"贤贤易色"将心戒,怎禁他兜的上心来。

【天下乐】我则索倚定门儿手托腮,好着我难猜:来也那不来?夫人行料应难离侧。望得人眼欲穿,想得人心越窄,多管是冤家不自在。

偌早晚不来,莫不又是谎么?

【那吒令】他若是肯来,早身离贵宅;他若是到来,便春生敝斋;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数着他脚步儿行,倚定窗棂儿待。寄语多才:

【鹊踏枝】恁的般恶抢白,并不曾记心怀;拔得个意转心回,夜去明来。空调眼色经今半载,这其间委实难捱。

小姐这一遭若不来呵,

【寄生草】安排着害,准备着抬。想着这异乡身强把茶汤捱,则为这可憎才熬得心肠耐,办一片志诚心留得形骸在。试着那司天台打算半年愁,端的是太平车约有十余载。

姐姐,我过去,你在这里。是谁?是你前世的娘。小姐来么?你接了衾枕者,小姐入来也。张生,你怎么谢我?小生一言难尽,寸心相报,惟天可表!你放轻者,休唬了他!姐姐,你入去,我在门外等你。张珙有何德能,敢劳神仙下降,知他是睡里梦里?

【村里迓鼓】猛见他可憎模样,--小生那里得病来--早医可九分不快。先前见责,谁承望今宵欢爱!着小姐这般用心,不才张珙,合当跪拜。小生无宋玉般容,潘安般貌,子建般才;姐姐,你则是可怜见为人在客!

【元和令】绣鞋儿刚半拆,柳腰儿勾一搦,羞答答不肯把头抬,只将鸳枕捱。云鬟仿佛坠金钗,偏宜髟狄髻儿歪。

【上马娇】我将这纽扣儿松,把缕带儿解;兰麝散幽斋。不良会把人禁害,咍怎不肯回过脸儿来?

【胜葫芦】我这里软玉温香抱满怀。呀,阮肇到天台,春至人间花弄色。将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

【幺篇】但蘸着些儿麻上来,鱼水得和谐,嫩蕊娇香蝶恣采。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谢小姐不弃,张珙今夕得就枕席,异日犬马之报。妾千金之驱,一旦弃之。此身皆托于是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小生焉敢如此?

【后庭花】春罗原莹白,早见红香点嫩色。羞人答答的,看甚么?灯下偷晴觑,胸前着肉揣。畅奇战,浑身通泰,不知春从何处来?无能的张秀才,孤身西洛客,自从逢稔色,思量的不下怀;忧愁因间隔,相思无摆划,谢芳卿不见责。

【柳叶儿】我将你做心肝儿般看待,点污了小姐清白。忘餐废寝舒心害,若不是真心耐,志诚捱,怎能够这相思苦尽甘来?

【青哥儿】成就了今宵欢爱,魂正在九霄云外。投至得见你多情小奶奶,憔悴形骸,瘦似麻秸。今夜和谐,犹自疑猜。露滴香埃,风静闲阶,月射书斋,云锁阳台;审问明白,只疑是昨夜梦中来,愁无奈。

我回去也,怕夫人觉来寻我。我送小姐出来。

【寄生草】多丰韵,忒稔色。乍时相见教人害,霎时不见教人怪,些儿得见教人爱。今宵同会碧纱厨,何时重解香罗带。

来拜你娘!张生,你喜也。姐姐,咱家去来。

【煞尾】春意透酥胸,春色横眉黛,贱却人间玉帛。杏脸桃腮,乘着月色,娇滴滴越显得红白。下香阶,懒步苍苔,动人处弓鞋凤头窄。叹鲰生不才,谢多娇错爱。若小姐不弃小生,此情一心者,你是必破工夫明夜早些来。


第二折

这几日窃见莺莺语言恍惚,神思加倍,腰肢体态,比向日不同;莫不做下来了么?前日晚夕,奶奶睡了,我见姐姐和红娘烧香,半晌不回来,我家去睡了。这桩事都在红娘身上,唤红娘来!哥哥唤我怎么?奶奶知道你和姐姐去花园里去,如今要打你哩。呀!小姐,你带累我也!小哥哥,你先去,我便来也。姐姐,事发了也,老夫人唤我哩,却怎了?好姐姐,遮盖咱!娘呵,你做的隐秀者,我道你做下来也。月圆便有阴云蔽,花发须教急雨催。

【越调】【斗鹌鹑】则着你夜去明来,倒有个天长地久,不争你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你则合带月披星,谁着你停眠整宿?老夫人心数多,情性亻刍;使不着我巧语花言,将没做有。

【紫花儿序】老夫人猜那穷酸做了新婿,小姐做了娇妻,这小贱人做了牵头。俺小姐这些时春山低翠,秋水凝眸。别样的都休,试把你裙带儿拴,纽门儿扣,比着你旧时肥瘦,出落得精神,别样的风流。红娘,你到那里小心回话者!我到夫人处,必问:"这小贱人,

【金蕉叶】"我着你但去处行监坐守,谁着你拖逗的胡行乱走?"若问着此一节呵如何诉休?你便索与他个"知情"的犯由。

姐姐,你受责理当,我图甚么来?

【调笑令】你绣帏里效绸缪,倒凤颠鸾百事有。我在窗儿外几曾轻咳嗽,立苍苔将绣鞋儿冰透。今日个嫩皮肤到将粗棍抽,姐姐呵,俺这通殷勤的着甚来由?

姐姐在这里等着,我过去。说过呵,休欢喜;说不过,休烦恼。小贱人,为甚么不跪下!你知罪么?红娘不知罪。你故自口强哩。若实说呵,饶你;若不实说呵,我直打死你这个贱人!谁着你和小姐花园里去来?不曾去,谁见来?欢郎见你去来,尚故自推哩。夫人休闪了手,且。息怒停嗔,听红娘说。

【鬼三台】夜坐时停了针绣,共姐姐闲穷究,说张生哥哥病久。咱两个背着夫人,向书房问候。问候呵,他说甚么?他说来,道"老夫人事已休,将恩变为仇,着小生半途喜变做忧"。他道:"红娘你且先行,教小姐权时落后。"

他是个女孩儿家,着他落后怎么!

【秃厮儿】我则道神针法灸,谁承望燕侣莺俦。他两个经今月余则是一处宿,何须你一一问缘由?

【圣药王】他每不识忧,不识愁,一双心意两相投。夫人得好休,便好休,这其间何必苦追求?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这端事都是你个贱人。非是张生小姐红娘之罪,乃夫人之过也。这贱人倒指下我来,怎么是我之过?信者人之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当日军围普救,夫人所许退军者,以女妻之。张生非慕小姐颜色,岂肯区区建退军之策?兵退身安,夫人悔却前言,岂得不为失信乎?既然不肯成其事,只合酬之以金帛,令张生舍此而去。却不当留请张生于书院,使怨女旷夫,各相早晚窥视,所以夫人有此一端。目下老夫人若不息其事,一来辱没相国家谱;二来张生日后名重天下,施恩于人,忍令反受其辱哉?使至官司,夫人亦得治家不严之罪。官司若推其详,亦知老夫人背义而忘恩,岂得为贤哉?红娘不敢自专,乞望夫人台鉴:莫若恕其小过,成就大事,撋之以去其污,岂不为长便乎?

【麻郎儿】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

【幺篇】世有、便休、罢手,大恩人怎做敌头?起白马将军故友,斩飞虎叛贼草寇。

【络丝娘】不争和张解元参辰卯酉,便是与崔相国出乖弄丑。到底干连着自己骨肉,夫人索穷究。这小贱人也道得是。我不合养了这个不肖之女。待经官呵,玷辱家门。罢罢!俺家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与了这厮罢。红娘唤那贱人来!且喜姐姐,那棍子则是滴溜溜在我身上,吃我直说过了。我也怕不得许多,夫人如今唤你来,待成合亲事。羞人答答的,怎么见夫人?娘跟前有甚么羞?

【小桃红】当日个月明才上柳梢头,却早人约黄昏后。羞得我脑背后将牙儿衬着衫儿袖。猛凝眸,则见鞋底尖儿瘦。一个恣情的不休,一个哑声儿厮耨。呸!那其间可怎生不害半星儿羞?

莺莺,我怎生抬举你来,今日做这等的勾当;则是我的孽障,待怨谁的是!我待经官来,辱没了你父亲,这等事不是俺相国人家的勾当。罢罢罢!谁似俺养女的不长俊!红娘,书房里唤将那禽兽来!小娘子唤小生做甚么?你的事发了也,如今夫人唤你来,将小姐配与你哩。小姐先招了也,你过去。小生惶恐,如何见老夫人?当初谁在老夫人行说来?休佯小心,过去便了。

【幺篇】既然泄漏怎甘休?是我相投首。俺家里陪酒陪茶倒撋就。你休愁,何须约定通媒媾?我弃了部署不收,你原来"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鏦枪头。

好秀才呵,岂不闻"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我待送你去官司里去来,恐辱没了俺家谱。如今将莺莺与你为妻。则是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你明日便上朝取应去,我与你养着媳妇,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张生早则喜也。

【东原乐】想思事,一笔勾,早则展放从前眉儿皱,美爱幽欢恰动头。既能够,张生,你觑兀的般可喜娘庞儿也要人消受。

明日收拾行装,安排果酒,请长老一同送张生到十里长亭去。寄语西河堤畔柳,安排青眼送行人。

【收尾】来时节画堂箫鼓鸣春昼,列着一对儿鸾交凤友。那其间才受你说媒红,方吃你谢亲酒。


第三折

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氏玉骢难系,恨不情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乍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你那知我的心里呵?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小姐把盏者!请吃酒!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红娘把盏者!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上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辆起车儿,俺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来。此一行引无话儿。贫僧准备买登科录看,做亲的茶饭少不得贫僧的。先生在意,鞍马上保重者!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籍,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

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宫,疾便回来。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君行别无所赠,口占一绝。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限前人。"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赓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释程九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水成灰。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

阁不住泪眼愁眉。

有甚言语嘱咐小生咱?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再谁似小妇?小生又生此念。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蔼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仆童赶早行一程儿,早寻个宿处。泪随渡水急,愁逐野云飞。


第四折

离了蒲东早三十里也。兀的前面是草桥店里宿一宵,明日赶早行。这马百般儿不肯走。行色一鞭催去马,羁愁万斛引新诗。

【双调】【新水令】望薄东萧寺暮云遮,惨离情半林黄叶。马迟人意懒,风急雁行斜。离恨重叠,破题儿第一夜。

想着昨日受用,谁知今日凄凉?

【步步娇】昨夜个心翠被香浓熏兰膊,欹珊枕把身躯儿趄。脸儿厮揾者,仔细端详,可憎的别。铺云鬓玉梳斜,恰便似半吐初生月。

早到也,店小二哥那里?宫人,俺这头房里下。琴童接了马者!点上灯,我诸般不要吃,则要睡些儿。小人也辛苦,待歇息也。今夜甚睡得到我眼里来也!

【落梅风】旅馆欹单枕,秋蛩鸣四野,助人愁的是纸窗儿风裂。乍孤眠被儿薄又怯,冷清清几时温热!

长亭畔别了张生,好生放不下。老夫人和梅香都睡了,我科奔出城,赶上和他同去。

【乔木查】走荒郊旷野,把不住心娇怯,喘吁吁难将两气接。疾忙赶上者,打草惊蛇。

【搅筝琶】他把我心肠扯,因此不避路途赊。瞒过俺能拘管的夫人,稳住俺厮齐攒的侍妾。想着他临上马痛伤嗟,哭得我也似痴呆。不是我心邪,自别离已后,到西日初斜,愁得来陡峻,瘦得来唓嗻。则离得半个日头,却早又宽掩过翠裙三四褶,谁曾经这般磨灭?

【锦上花】有限姻缘,方才宁贴;无奈功名,使人离缺。害不了的愁怀,却才觉些;撇不下的相思,如今又也。

【幺篇】清霜净碧波,白露下黄叶。下下高高,道路曲折;四野风来,左右乱踅。我这里奔驰,他何处困歇?

【清江引】呆答孩店房儿里没话说,闷对如年夜。暮雨催寒蛩,晓风吹残月,今宵酒醒何处也?在这个店儿里,不免敲门。谁敲门哩?是一个女人的声音。我且开门看咱,这早晚是谁?

【庆宣和】是人呵疾忙快分说,是鬼呵合速灭。是我。老夫人睡了。想你去了,几时再得见,特来和你同去。听说罢将香罗袖儿拽,却原来是姐姐、姐姐。

难得小姐的心勤!

【乔牌儿】你是为人须为彻,将衣袂不藉。绣鞋儿被露水泥沾惹,脚心儿管踏破也。

我为足下呵,顾不得迢递。

【甜水令】想着你废寝忘餐,香消玉减,花开花谢,犹自觉争些;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

【折桂令】想人生最苦离别,可怜见千里关山,独自跋涉。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虽然是一时间花残月缺,休猜做瓶坠簪折。不恋豪杰,不羡骄奢;自愿的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恰才见一女子渡河,不知那里去了?打起火把者。分明见他走在这店中去也,将出来!将出来!却怎了?你近后,我自开门对他说。

【水仙子】硬围着普救寺下锹钁,强当住咽喉仗剑钺。贼心肠馋眼脑天生得劣。你是谁家女子,夤夜渡河?休言语,靠后些!杜将军你知道他是英杰,觑一觑着你为了醯酱,指一指教你化做背血。骑着匹白马来也。

呀,原来却是梦里,且将门儿推开看。只见一天露气,满地霜华,晓星初上,残月犹明。无端燕鹊高枝上,一枕鸳鸯梦不成。

【雁儿落】绿依依墙高柳半遮,静悄悄门掩清秋夜,疏剌剌林梢落叶风,昏惨惨云际穿窗月。

【得胜令】惊觉我的是颤巍巍竹影走龙蛇,虚飘飘庄周梦蝴蝶,絮叨叨促织儿无休歇,韵悠悠砧声儿不断绝。痛煞煞伤别,急煎煎好梦儿应难舍;冷清清的咨嗟,娇滴滴玉人儿何处也!

天明也。咱早行一程儿,前面打火去。店小二哥,还你房钱,鞴了马者。

【鸳鸯煞】柳丝长咫尺情牵惹,水声幽仿佛人呜咽。斜月残灯,半明不灭。畅道是旧恨连绵,新愁郁结;别恨离愁,满肺腑难淘泻。除纸笔代喉舌,千种相思对谁说。

【络丝娘煞尾】都则为一官半职,阻隔得千山万水。

题目小红娘成好事

老夫人问科情

正名短长亭斟别酒

草桥店梦莺莺


〔 武平一 〕诗文推荐

奉和立春内出彩花树应制
銮辂青旂下帝台,东郊上苑望春来。黄莺未解林间啭,红蕊先从殿里开。画阁条风初变柳,银塘曲水半含苔。欣逢睿藻光韶律,更促霞觞畏景催。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紫汉秦楼敞,黄山鲁馆开。簪裾分上席,歌舞列平台。马既如龙至,人疑学凤来。幸兹联棣萼,何以接邹枚。

幸梨园观打球应制
令节重遨游,分镳应彩球。骖驔回上苑,蹀躞绕通沟。影就红尘没,光随赭汗流。赏阑清景暮,歌舞乐时休。

饯唐永昌
闻君墨绶出丹墀,双舄飞来伫有期。寄谢铜街攀柳日,无忘粉署握兰时。

游泾川琴溪
环潭澄晓色,叠嶂照秋影。欣所逢,纷虑自兹屏。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