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迥秀自幼便有英名,祖父和父亲都担任刺史,是世家出身。然而他的母亲出身贫贱,连姓什么都不知道,却是罕见的美女。当她在李家为婢女时,甚得主人宠爱,生下了李迥秀。可能是源于母亲的血统,李迥秀也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他颇有文才,喜欢交友,兴起吟诗,不辞斗酒,但绝不因酒乱性,号称当代第一风雅人物。
武则天时有爱宠张易之。张易之的父亲死得早,母亲阿臧多年守寡。不想,不甘寂寞的阿臧看上了年轻俊秀的凤阁侍郎李迥秀,想要与之成亲,实际上也就是充当臧氏的面首。则天皇帝对才能、人品、容貌都相当杰出的李迥秀非常有好感。因此,偶尔会召他和他的母亲到宫中,给予优厚的待遇。婢女出身的母亲,享受如此待遇使李迥秀心中很感激皇上。当他知道皇上要把阿藏嫁给他时,心中非常苦恼。他早有妻妾,但又怕为此事犯违敕之罪,让宗族及个人蒙受不幸。加上张易之的权力威逼,不得已接受这项敕命。
李迥秀在张易之和女皇的双重压力下被迫答应了这门婚事。可是,成亲当夜,阿臧满脸的皱纹、满头的白发,还是远远超出李迥秀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几近疯狂,却无力反抗,只能日日买醉,荒饮无度,终日沉醉,唤之不醒。阿臧和张易之非常不满,便将李迥秀贬到了衡州担任刺史。
神龙政变后,张易之被杀,阿臧籍没入宫,李迥秀也被株连,由衡州刺史贬为衡州长史。
坊间传闻说上官婉儿曾经看上了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结果惹恼了武则天。武则天一怒之下对她处以黥刑。上官婉儿为了掩饰疤痕,在额头上贴上了花钿,人们觉得很美丽,一时之间这种装饰竟然成为时尚。这种说法流传甚广,一些影视剧也是这样描述的。
“其实这只是后人的想象,并没有史料支持这个说法。上官婉儿的确曾对某个男性动心,不是张易之,而是另有其人。”于赓哲表示。
寻找上官婉儿初恋的线索来自一本名叫《北户录》的书中,书中记载有一天,一个姓李的宰相奏事,上官婉儿可能是被他的相貌和气质吸引了,禁不住看得愣神了。估计武则天是看出来婉儿的心思了,当时不动声色,退朝之后就开始发飙,用一把小刀子扎在上官婉儿的脸上,还不允许拔下来。上官婉儿忍痛作了一首《乞拔刀子诗》,哀求武则天拔下刀子,武则天这才逐渐息怒。
武则天时期一共有七十多位宰相,其中姓李的就有八个,究竟让上官婉儿春心萌动的是哪一位呢?经过一番考证,于赓哲把目标锁定在李迥秀身上。首先两人年龄相近,其次他是单身,再者是当时的风流之士,还是一个帅哥。
所以于赓哲怀疑上官婉儿当时是看上李迥秀了,然而李迥秀同时也被张易之的母亲看上了。二者结婚,自然和上官婉儿就没了下文。
昔罢河西尉,初兴蓟北师。不才名位晚,敢恨省郎迟。
扈圣崆峒日,端居滟滪时。萍流仍汲引,樗散尚恩慈。
遂阻云台宿,常怀湛露诗。翠华森远矣,白首飒凄其。
拙被林泉滞,生逢酒赋欺。文园终寂寞,汉阁自磷缁。
病隔君臣议,惭纡德泽私。扬镳惊主辱,拔剑拨年衰。
社稷经纶地,风云际会期。血流纷在眼,涕洒乱交颐。
四渎楼船泛,中原鼓角悲。贼壕连白翟,战瓦落丹墀。
先帝严灵寝,宗臣切受遗。恒山犹突骑,辽海竞张旗。
田父嗟胶漆,行人避蒺藜。总戎存大体,降将饰卑词。
楚贡何年绝,尧封旧俗疑。长吁翻北寇,一望卷西夷。
不必陪玄圃,超然待具茨。凶兵铸农器,讲殿辟书帷。
庙算高难测,天忧实在兹。形容真潦倒,答效莫支持。
使者分王命,群公各典司。恐乖均赋敛,不似问疮痍。
万里烦供给,孤城最怨思。绿林宁小患,云梦欲难追。
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议堂犹集凤,正观是元龟。
处处喧飞檄,家家急竞锥。萧车安不定,蜀使下何之。
钓濑疏坟籍,耕岩进弈棋。地蒸馀破扇,冬暖更纤絺。
豺遘哀登楚,麟伤泣象尼。衣冠迷适越,藻绘忆游睢。
赏月延秋桂,倾阳逐露葵。大庭终反朴,京观且僵尸。
高枕虚眠昼,哀歌欲和谁。南宫载勋业,凡百慎交绥。
有金张族,骄奢相续。琼树玉堂,雕墙绣毂。纨绮杂杂,
钟鼓合合。美人如白牡丹花,半日只舞得一曲。乐不乐,
足不足,争教他爱山青水绿。
如神若仙,似兰同雪。乐戒于极,胡不知辍。
只欲更缀上落花,恨不能把住明月。太山肉尽,东海酒竭。
佳人醉唱,敲玉钗折。宁知耘田车水翁,日日日灸背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