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杂咏七首

杨徐僭盗雄图炽,高吕陵夷霸气阑。
犹有昆冈作龙虎,千秋原庙奉衣冠。

推荐诗文

呜呼!盛衰之,虽曰天命,人事哉!庄宗之所得天下,与失之者,可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无忘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后用兵,则遣从事少牢,请矢,盛锦囊驱,而纳之。

燕父子梁君臣之首,入于太,还矢先王,而告成功,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衰也!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成败之, 而皆自于人欤?《》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国,逸豫亡身,自然之也。

盛也,天下豪杰,能与之争;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独伶人也哉!


襄阳耆旧别来稀,此去何人共掩扉。
唯有白铜鞮上月,水楼闲处待君归。

咏秃

笠儿深掩过双肩,头巾牢抹到眉边,款款的把笠檐儿试掀。连荒道一句:君子人不见头面!


甘棠春色满南丰。春好处、在黉宫。宫柳映墙红。对墙柳、常思耐翁。
文章太守,词华哲匠,人与易居东。攀恋计无从。判行省、重临旧封。


满浦亭前杨柳,一年三度攀条。瞬息光阴都几许,离情常是迢迢。须信沈腰易瘦,争教潘鬓相饶。
不忍重寻香径,还来独立溪桥。唯有无情东去水,来时曾傍兰桡。今夜欲求好梦,望中莫遣魂消。

晁补之 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