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花信来时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译文/注解

译文
应花期而来的风哟,你虽来了,但人已离散去,全不像那花儿依旧。
人到春来瘦,等候着心上人,倚门盼归,折断了门前杨柳。
上天赋予了人多情的心,却不肯给予长相守的机会。自你我分别后,伴随我的,只是相思的泪、浇愁的酒,沾湿了我的双罗袖。

注释①点绛唇:词牌名,此调因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词律》认为,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作平则不起调”。但亦有作平起调者。
②花信:花开的风信、消息。古人将春天分为二十四番花信,即二十四番花信风,各种名花按花信顺序开放。
③“天与”二句:谓上天赋予了多情之心,却不肯给予长相守的机会。
④分飞:离别。

赏析

这又是一篇思妇之词。先说花开有信而人归无期,相比之下,产生了怨恨之情。继而说“又成春瘦”,因伤春而瘦,非只今年、去年、前年,乃至更早,就已是逢春必瘦了,可见伤春之长久而且深沉。其实,致瘦之因,伤春是表面的话,伤离才是真情。每年春天,柳梢青青,而“留”人不住,“柳”徒增恨,顺手折之,以表盼望游子归来之心意,不料三折两折,竟把门前的柳枝都折尽了。

过片,从尤人进而怨天,“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这是怨恨老天爷自相矛盾,既使人多情,又不使人相守,多情与相守不能兼得,因而引出离别相思之苦。这里所表达的怨情是更深一层的了。

最后说到排遣愁苦的做法。借酒浇愁的话并未明说,只说“泪痕和酒,沾了双罗袖”,这里面已经包含着“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意思,泪和酒已然混为一体,以罗袖扭之,故而沾湿。当然,这样写来,既是强调,也是夸张,而所表述的情意却是真挚的。

推荐诗文

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如何守苦节,独此无良媒。
离别十年外,飘飖千里来。安知罢官后,惟见柴门开。
穷巷隐东郭,高堂咏南陔。篱根长花草,井上生莓苔。
伊昔望霄汉,于今倦蒿莱。男儿命未达,且尽手中杯。


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暑雨飘已过,凉飙触幽衿。虚馆无喧尘,绿槐多昼阴。
俯视古苔积,仰聆早蝉吟。放卷一长想,闭门千里心。


何处采菱归暮。隔宵烟、菱歌轻举。白苹风起月华寒,影朦胧、半和梅雨。脉脉相逢心似许。扶兰棹、黯然凝伫。遥指前村,隐隐烟树,含情背人归去。

莫恨艰危日日多,时情其奈幸门何。
貔貅睡稳蛟龙渴,犹把烧残朽铁磨。
别鹤凄凉指法存,戴逵能耻近王门。
世间第一风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
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胆徒倾致铄金。
不是史迁书与说,谁知孤负李陵心。
南华落笔似荒唐,若肯经纶亦不狂。
偶作客星侵帝座,却应虚薄是严光。
不劳世路更相猜,忍到须休惜得材。
几度懒乘风水便,拗船折舵恐难回。
由来相爱只诗僧,怪石长松自得朋。
却怕他生还识字,依前日下作孤灯。
老禅乘仗莫过身,远岫孤云见亦频。
应是佛边犹怕闹,信缘须作且闲人。
止竟闲人不爱闲,只偷无事闭柴关。
轰霆搅破蛟龙窟,也被狂风卷出山。
地下修文著作郎,生前饥处倒空墙。
何如神爽骑星去,犹自研几助玉皇。
雨洗芭蕉叶上诗,独来凭槛晚晴时。
故园虽恨风荷腻,新句闲题亦满池。
初时拄杖向邻村,渐到清明亦杜门。
三十年来辞病表,今朝卧病感皇恩。
来时虽恨失青毡,自见芭蕉几十篇。
应是阿刘还宿债,剩拚才思折供钱。
芭蕉丛畔碧婵娟,免更悠悠扰蜀川。
应到去时题不尽,不劳分寄校书笺。
自伤衰病渐难平,永夜禅床雨滴声。
闻道虎疮仍带镞,吼来和痛亦横行。
昨日流莺今日蝉,起来又是夕阳天。
六龙飞辔长相窘,更忍乘危自著鞭。
有是有非还有虑,无心无迹亦无猜。
不平便激风波险,莫向安时稔祸胎。
十年三署让官频,认得无才又索身。
莫道太行同一路,大都安稳属闲人。
曾闻劫火到蓬壶,缩尽鳌头海亦枯。
今日家山同此恨,人归未得鹤归无。


晏几道 简介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