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译文/注解

译文
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都刮风下雨。料峭的春寒还未结束,给园林的花木带来了灾难,叫人担心害怕!
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着。

注释
选自《简斋集》。陈与义(1090-1138),号简斋。宋代诗人。此诗写于高宗建炎三年(1129)二月。
巴陵:古郡名,今湖南岳阳市。
园公:诗人自注:“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
胭脂:一种红色颜料。也泛指红色。

赏析

这首绝句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说到咏海棠,自然忘不了苏轼的《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其实,这两首海棠诗都是借海棠写自己。苏轼笔下的海棠圣洁、幽寂,是他贬官黄州时的写照;陈与义笔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时的写照。因此,头两句的“风”“寒”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寒,更主要的是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山河破碎风飘絮”,诗人则“身世浮沉雨打萍”,怎不感到“怯”?后两句诗人用类似于刻划松、梅、菊、竹的手法来写海棠,说它傲然“独立”于风雨中,哪怕有损于自己美丽的“胭脂色”。海棠的风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现。诗人点化杜甫的“林花着雨胭脂湿”,别创意境,不但更具风致,而且更具品格。诗人将自己的风骨、品格、雅致融入对海棠的描写中,使这首诗成为咏物上乘之作,这就是咏物诗创作的诀窍。

推荐诗文

五天何处望,心念起皆知。化塔留今日,泉鸣自昔时。
古苔生石静,秋草满山悲。莫道声容远,长歌白雪词。
高怀逢异境,佳句想吟频。月冷松溪夜,烟浓草寺春。
浮云将世远,清听与名新。不见开岩日,空为拜影人。
景物搜求歇,山云放纵飞。树寒烟鹤去,池静水龙归。
暗榻尘飘满,阴檐月到稀。何年灯焰尽,风动影堂扉。

惸惸孤形影,悄悄独游心。以此从王事,常与子同衾。
别离三河间,征战二庭深。胡天夜雨霜,胡雁晨南翔。
节物感离居,同衾违故乡。南归日将远,北方尚蓬飘。
孟秋七月时,相送出外郊。海风吹凉木,边声响梢梢。
勤役千万里,将临五十年。心事为谁道,抽琴歌坐筵。
一弹再三叹,宾御泪潺湲。送君竟此曲,从兹长绝弦。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秋向晚。秋晚蕙根犹暖。碧染罗裙湘水浅。羞红微到脸。
窣窣绣帘围遍。月薄霜明庭院。妆罢宝奁慵不掩。无风香自满。

曲池朝下雁,幽砌夕吟蛩。叶径兰芳尽,花潭菊气浓。
寒催四序律,霜度九秋钟。还当明月夜,飞盖远相从。

陈与义 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