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开元盛日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
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枉学丹蕉,叶底偷染妖红。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推荐诗文

醉韵飘飘不可亲,掉头吟侧华阳巾。
如能跂脚南窗下,便是羲皇世上人。


记取年年为寿客,只今明月相随。莫教弦管便生衣。引壶觞自酌,须富贵何时。
入手清风词更好,细书白茧乌丝。海山问我几时归。枣瓜如可啖,直欲觅安期。


近来诗友东西去,赠子骊驹愧不多。
古柳渡头音调别,沧浪闻处夜深歌。

何处最难忘。方豪健,放乐五云乡。彩笔赋诗,禁池芳草,香鞯调马,辇路垂杨。绮筵上,扇偎歌黛浅,汗浥舞罗香。兰烛伴归,绣轮同载,闭花别馆,隔水深坊。
零落少年场。琴心漫流怨,带眼偷长。无奈占床燕月,侵鬓吴霜。念北里音尘,鱼封永断。便桥烟雨,鹤表相望。好在后庭桃李,应记刘郎。

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终南;都邑之丽山者,莫近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太守之居,未尝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其下。见山之出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墙外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屋之檐止。然后人之至其上者,恍然台之高,以为山之踊跃奋迅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求文以为记。

轼复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也。尝试与公登台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不可动者,百倍已哉?然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此台欤!夫台不足恃以长久,人事之得丧,忽往忽来者欤!或者欲以夸世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不在乎台之存亡也。”以言公,退为之记。


辛弃疾 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