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郭季鹰

河东郭有道,于世若浮云。
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耻将鸡并食,长与凤为群。
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译文/注解

译文
你就像汉朝的隐士郭有道,与世隔绝无争,飘若浮云。
你德行高迈,我望尘莫及;你清光独照,我世尘满心。
你认为与群鸡争食物是可耻的,你只与凤凰般高雅的人为群。
有朝一日,奋羽高飞九千仞,在紫氛氤氲的太空遨游。

注释郭有道:又名郭泰,东汉时期名士,与许劭并称“许郭”,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

赏析

唐朝文学,尤其是繁荣的盛唐文学,亦可称作政治文学。此时期的诗人及其文学作品大多以服务政治为目的,诗人们企图通过诗文一方面为自己造名气、树声誉,另一方面为唐朝的科举考试做准备。总之,一个目的就是一朝出名登第,踏入仕途。毫无疑问,李白是这些诗人中的一员,并且是非常活跃的一员。但李白注定与众不同,由于受到道家思想及不拘于儒学经典束缚的个性影响,他企图通过走终南捷径来实现自己入仕的愿望。李白在二十岁前后还未远离过四川绵州居住之地,他这时广交特异之士,活动都与蜀地道教相关。出川前的准备为李白出川后踏上仕途打好了基础。

出川后,李白一路东行,吴楚漫游,酒隐安陆,其中遇到了许多文人墨客,和他们饮酒赋诗,结伴而行。这使李白结交了很多朋友,同时诗名远播。但这种看似闲适的生活没有堙没李白求取功名,建功立业之雄心。所以,大约在开元二十年前后,李白经南阳向长安出发,目标直指一登仕途。由于受终南捷径思想影响,李白这时的活动也少不了隐居一事。他隐居于洛阳附近的嵩山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成了人们笑称的“随驾隐士”。他一边做隐士,结交了玉真公主等人,一边写诗投赠给当时的高官显贵,可收效甚少。李白第一次入京活动,约经历两年左右,以无结果而告终,不禁发出了“主人苍生望,假我青云翼。风水如见资,投竿左黄极”的愤世呐喊。李白失势却不失志,

“耻将鸡并食,长与凤为群。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可见他仍然很高的抱负。在四处游览、走亲访友、干谒高官后,李白踏上了第二次入京的征途。天宝元年,李白终于时来运转,迎来了重大喜讯。玉真公主向皇上举荐李白,玄宗乃下诏徵离京归家的李白入京。

推荐诗文

共是竹林贤,心从贝叶传。说经看月喻,开卷爱珠连。
清净遥城外,萧疏古塔前。应随北山子,高顶枕云眠。


宿雨初收晚吹繁,秋光极目自销魂。烟山北下归辽海,
鸿雁南飞出蓟门。只恨无功书史籍,岂悲临老事戎轩。
唯怀药饵蠲衰病,为惜馀年报主恩。

宰邑惭良术,为文愧壮图。纵饶长委命,争奈渐非夫。
杯酒有时有,乱罹无处无。金庭在何域,回首一踟蹰。

手持竹杖访黄龙,旧穴空遗虎子踪。
云锁断岩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


竹门斜倚酒家帘,石路高低记水帘。
炙背老农惊伛偻,乘肩痴女笑窥觇。
数羝人立攀篱落,一蝶儿嬉掠繖檐。
款约朋从归去路,马头应有月纤纤。


李白 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