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龙门游泛

晴晓国门通,都门蔼将发。纷纷洛阳道,南望伊川阙。
衍漾乘和风,清明送芬月。林窥二山动,水见千龛越。
罗袂罥杨丝,香桡犯苔发。群心行乐未,唯恐流芳歇。

推荐诗文

樽前花底寻春处,堪叹心情全减。一身萍寄,酒徒云散,佳人天远。那更今年,瘴烟蛮雨,夜郎江畔。漫倚楼横笛,临窗看镜,时挥涕、惊流转。
花落月明庭院。悄无言、魂消肠断。凭肩携手,当时曾效,画梁栖燕。见说新来,网萦尘暗,舞衫歌扇。料也羞憔悴,慵行芳径,怕啼莺见。

尝读六国《世家》,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时之士虑患之,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秦之,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邪!区区之韩、魏,以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而入于秦哉?韩、魏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秦兵;以二国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扁舟东路远,晓月下江濆。潋滟信潮上,苍茫孤屿分。
林声寒动叶,水气曙连云。暾日浪中出,榜歌天际闻。
伯鸾常去国,安道惜离群。延首剡溪近,咏言怀数君。

千里温风飘绛羽,十枝炎景剩朱干。
陈觞荐俎歌三献,拊石摐金会七盘。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李峤 简介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