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共蒿兰伍,南朝有宗祖。莫打绿袍人,空中且歌舞。堪怜木边土,非儿不似女。瘦马上高山,登临何自苦。
瘿木樽前地胏图,为君偏辍俗功夫。灵真散尽光来此,莫恋安妃在后无。
田园有计归须早。在家纵贫亦好。南来北去何日了。光阴送尽,可怜青鬓,暗逐流年老。寂寥孤馆残灯照。乡思惊时梦初觉。落月苍苍关河晓。一声鸡唱,马嘶人起,又上长安道。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西风昨夜坠红兰,一宿邮亭事万般。无地可耕归不得,有恩堪报死何难。流年怕老看将老,百计求安未得安。一卷新书满怀泪,频来门馆诉饥寒。
往事起独念,飘然自不胜。前滩急夜响,密雪映寒灯。的的三年梦,迢迢一线縆.明朝楚山上,莫上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