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报恩寺

云外支硎寺,名声敌虎丘。石文留马迹,峰势耸牛头。
泉眼潜通海,松门预带秋。迟回好风景,王谢昔曾游。

推荐诗文

锦溪光里耸楼台,师院高凌积翠开。深竹杪闻残磬尽,
一茶中见数帆来。焚香只是看新律,幽步犹疑损绿苔。
莫讶题诗又东去,石房清冷在天台。

金谷人归,绿杨低扫吹笙道。数声啼鸟,也学相思调。
月落潮生,掇送刘郎老。淮南好,甚时重到?陌上生春草。


残春一夜狂风雨。断送红飞花落树。人心花意待留春,春色无情容易去。
高楼把酒愁独语。借问春归何处所。暮云空阔不知音,惟有绿杨芳草路。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游公念旧才叁月,郑傅怜才恰半年。
老去独当千箭镞,向来不踏两船舷。

刘禹锡 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