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梦中被子规鸟的啼叫唤醒,抬头向窗外望去,城楼上挂着一弯残月,仿佛被子规鸟啼破了似的。我乘着华丽的船就要出发,江水清澈,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笼罩万家。
在别离之时,佳人与我相对而泣,热泪滚滚,打湿了锦衣。此去一别,天各一方,不知何日重逢。岭南偏远,鸿雁难以飞到,想必书信稀少。
注释
⑴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⑵岭南:在五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此词作于词人岭南卸任之时。全词景色清丽,感情深挚,意境深远。
词为“题别”而作,通篇围绕一个“别”字做文章。上片起句写临别前情景。词人将要离开广西了,黎明之前子规鸟就不住地啼呜,把他从梦中唤醒。他举头看看窗外,一弯残月高挂西天,好像是被子规啼破了似的。这一句写出了早起之景、临别之时第、归去之思和离别之情。乍看上去,出语自然;细细吟味,含意无穷。第二句写词人乘着华丽的官船将要出发,虽为写实,但实中带虚,所谓“晓载笙歌”者,乃是以“笙歌”兼指吹奏笙歌的乐妓,用语甚美,耐人寻味。三、四两句尤为入妙。画船在清澈的江中从容而行,只见两岸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烟雨,笼罩万家。这完全是画境,同时也是诗境,读之令人陶醉。
过片二句写别情。佳人,谓画船中乐妓。这里不仅补足“笙歌”一词之意,而且进一步发抒离思。一位清正的地方官将要离任了,佳人也无法挽留,与词人相对而泣,滚滚热泪,湿透罗衣。这里让佳人把惜别的泪水倾泻出来,虽不够含蓄,但热烈真诚。
结尾二句,系预想别后情景,对不可能继续通信表示耽心。“岭南无雁飞”,据陆佃《埤雅》云,雁飞不过衡阳,因南地极燠。广西岭南,故鸿雁更难飞到。此处运用鸿雁传书的典故,符合当地特点,显得十分妥贴。
此词妙选词炼字、首句“子规啼破城楼月”中的“破”字便是范例。子规、城楼、月,本是三个互不相干的概念,然着一“破”字,遂连成一体,形成浑一的境界。
将军辟辕门,耿介当风立。诸将欲言事,逡巡不敢入。
剑气射云天,鼓声振原隰。黄尘塞路起,走马追兵急。
弯弓从此去,飞箭如雨集。截围一百里,斩首五千级。
代马流血死,胡人抱鞍泣。古来养甲兵,有事常讨袭。
乘我庙堂运,坐使干戈戢。献凯归京师,军容何翕习。
牛闺临浅汉,鸾驷涉秋河。两怀萦别绪,一宿庆停梭。
星模铅里靥,月写黛中蛾。奈许今宵度,长婴离恨多。
婺闺期今夕,蛾轮泛浅潢。迎秋伴暮雨,待暝合神光。
荐寝低云鬓,呈态解霓裳。喜中愁漏促,别后怨天长。
搏鸷有馀饱,鲁山长饥空。豪人饫鲜肥,鲁山饭蒿蓬。
食名皆霸官,食力乃尧农。君子耻新态,鲁山与古终。
天璞本平一,人巧生异同。鲁山不自剖,全璞竟没躬。
自剖多是非,流滥将何归。奔竞立诡节,凌侮争怪辉。
五常坐销铄,万类随衰微。以兹见鲁山,道蹇无所依。
君子不自蹇,鲁山蹇有因。苟含天地秀,皆是天地身。
天地蹇既甚,鲁山道莫伸。天地气不足,鲁山食更贫。
始知补元化,竟须得贤人。
贤人多自霾,道理与俗乖。细功不敢言,远韵方始谐。
万物饱为饱,万人怀为怀。一声苟失所,众憾来相排。
所以元鲁山,饥衰难与偕。
远阶无近级,造次不可升。贤人洁肠胃,寒日空澄凝。
血誓竟讹谬,膏明易煎蒸。以之驱鲁山,疏迹去莫乘。
言从鲁山宦,尽化尧时心。豺狼耻狂噬,齿牙闭霜金。
竞来辟田土,相与耕嶔岑。当宵无关锁,竟岁饶歌吟。
善教复天术,美词非俗箴。精微自然事,视听不可寻。
因书鲁山绩,庶合箫韶音。
箫韶太平乐,鲁山不虚作。千古若有知,百年幸如昨。
谁能嗣教化,以此洗浮薄。君臣贵深遇,天地有灵橐。
力运既艰难,德符方合漠。名位苟虚旷,声明自销铄。
礼法虽相救,贞浓易糟粕。哀哀元鲁山,毕竟谁能度。
当今富教化,元后得贤相。冰心镜衰古,霜议清遐障。
幽埋尽洸洗,滞旅免流浪。唯馀鲁山名,未获旌廉让。
二三贞苦士,刷视耸危望。发秋青山夜,目断丹阙亮。
诱类幸从兹,嘉招固非妄。小生奏狂狷,感惕增万状。
黄犊不知孝,鲁山自驾车。非贤不可妻,鲁山竟无家。
供养耻佗力,言词岂纤瑕。将谣鲁山德,赜海谁能涯。
遗婴尽雏乳,何况骨肉枝。心肠结苦诚,胸臆垂甘滋。
事已出古表,谁言独今奇。贤人母万物,岂弟流前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