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王子振辰应生日同书院诸公各赋一阕)

鸣蝉泊雨晴云湿。游龙翦岸涪江碧。气候尔和平。满家浑是春。
公堂虽有酒。不敌公真有。寿宿对魁星。颊红衫鬓青。

推荐诗文

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静玩禁闱间。岁中唯有今宵好,
海内无如此地闲。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关。
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照玉山。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
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仑皇中不可落于敌人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汝诸孙中。”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劝。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

或曰:“城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名,仿佛陈涉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白下。经略洪承畴与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急呼麾下驱出斩

呜呼!神仙诡诞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间,何必出世入世面目!神仙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名者哉?

墓旁有丹徒钱烈女冢,亦以乙酉在扬,凡五死而得绝,特告其父母火,无留骨秽地,扬人葬于此。江右王猷定、关中黄遵严、粤东屈大均为作传、铭、哀词。

顾尚有未尽表章者: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忠烈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大将艳其色,欲强娶,夫人自裁而死。时以其出于大将所逼也,莫敢为表章者。

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兄公余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列,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辈也。


之官逢计吏,风土问如何。海口朝阳近,青州春气多。
郊原鹏影到,楼阁蜃云和。损益关从事,期听劳者歌。


田中耒声歇,烟火西林起。
独立候归人,柴门夕阳里。


魏了翁 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