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译文/注解

译文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注释
⑴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南朝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故址在陵阳山顶,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诗人。
⑵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唐代江南地区的方言,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
⑶两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凤凰桥,句溪上有济川桥。明镜:指拱桥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圆形,像明亮的镜子一样。
⑷双桥:指凤凰桥和济川桥,隋开皇(隋文帝年号,公元581~600年)年间所建。彩虹:指水中的桥影。
⑸人烟:人家里的炊烟。
⑹北楼:即谢朓楼。
⑺谢公:谢朓。

赏析

谢朓北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名谢公楼,唐代改名叠嶂楼,是宣城的登览胜地。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陵阳山冈峦盘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诗人独自登上了谢公楼。岚光山影,景色十分明净。诗人凭高俯瞰,“江城”犹如在图画中一样。开头两句,诗人把他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地写了出来,总摄全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一同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了。严羽《沧浪诗话》说:“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指的就是这种表现手法。

中间四句是具体的描写。这四句诗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从上面的一个“望”字生发出来的。从结构的关系来说,上两句写“江城如画”,下两句写“山晚晴空”;四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又是有层次的。“两水”指句溪和宛溪。宛溪源出峄山,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会,绕城合流,所以说“夹”。因为是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静地流着,波面上泛出晶莹的光。用“明镜”来形容,用语十分恰当。“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上、下两桥。上桥叫做凤凰桥,在城的东南泰和门外;下桥叫做济川桥,在城东阳德门外,都是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年)的建筑。这两条长长的大桥架在溪上,倒影水中,诗人从高楼上远远望去,缥青的溪水,鲜红的夕阳,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映出无限奇异的璀璨色彩。这更像是天上的两道彩虹,而这“彩虹”的影子落入“明镜”之中去了。这两句与诗人的另一名作《望庐山瀑布水》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似。两者同样是用比拟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同样用一个“落”字把地下和天上联系起来;然而同中有异,异曲同工:一个是以银河比拟瀑布的飞流,一个是用彩虹写夕阳明灭的波光中双桥的倒影;一个着重在描绘其奔腾直下的气势,一个着重在显示其瑰丽变幻的色彩,两者所给予读者的美感也不一样,而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笔致的活泼空灵,则同样十分高明。

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冒出人家一缕缕的炊烟,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使诗人感到是秋光渐老的时候了。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完全沉浸在他的视野里,他的观察是深刻的,细致的;而他的描写又是毫不粘滞的。他站得高,望得远,抓住了一刹那间的感受,用极端凝炼的形象语言,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漏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他不仅写出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他在高度概括之中,用笔丝丝入扣。

结尾两句,从表面看来很简单,只不过和开头二句一呼一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是在“北楼上”;这北楼是谢朓所建的,从登临到怀古,似乎是照例的公式,因而李白就不免顺便说一句怀念古人的话罢了。这里值得注意是“谁念”两个字。“怀谢公”的“怀”,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诗人“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

客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当摇落秋风的时节,诗人那寂寞的心情,读者是可以想象的。宣城是他旧游之地,此时他又重来这里。一到宣城,他就会怀念到谢朓,这不仅因为谢朓在宣城遗留下了像叠嶂楼这样的名胜古迹,更重要的是因为谢朓对宣城有着和诗人相同的情感。当李白独自在谢朓楼上临风眺望的时候,面对着谢朓所吟赏的山川,缅怀他平素所仰慕的这位前代诗人,虽然古今世隔,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是遥遥相接的。这种渺茫的心情,反映了他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之感;正因为政治上受到压抑,找不到出路,所以只得寄情山水,尚友古人;他当时复杂的情怀,很难有人能理解。

推荐诗文

六国愁看沉与浮,携琴长啸出神州。拟向烟霞煮白石,
偶来城市见丹丘。受得金华出世术,期于紫府驾云游。
年来摘得黄岩翠,琪树参差连地肺。露飘香陇玉苗滋,
月上碧峰丹鹤唳。洞天消息春正深,仙路往还俗难继。
忽因乘兴下白云,与君邂逅于尘世。尘世相逢开口希,
共论太古同流志。瑶琴宝瑟与君弹,琼浆玉液劝我醉。
醉中亦话兴亡事,云道总无珪组累。浮世短景倏成空,
石火电光看即逝。韶年淑质曾非固,花面玉颜还作土。
芳樽但继晓复昏,乐事不穷今与古。何如识个玄玄道,
道在杳冥须细考。壶中一粒化奇物,物外千年功力奥。
但能制得水中华,水火翻成金丹灶。丹就人间不久居,
自有碧霄元命诰。玄洲旸谷悉可居,地寿天龄永相保。
鸾车鹤驾逐云飞,迢迢瑶池应易到。耳闻争战还倾覆,
眼见妍华成枯槁。唐家旧国尽荒芜,汉室诸陵空白草。
蜉蝣世界实足悲,槿花性命莫迟迟。珠玑溢屋非为福,
罗绮满箱徒自危。志士戒贪昔所重,达人忘欲宁自期。
刘方刘方审听我,流光迅速如飞过。阴b2果决用心除,
尸鬼因循为汝祸。八琼秘诀君自识,莫待铅空车又破。
破车坏铅须震惊,直遇伯阳应不可。悠悠忧家复忧国,
耗尽三田元宅火。咫尺玄关若要开,凭君自解黄金锁。


天下,最不可者,名治平无事,而实有不测忧。坐观变,而不,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则天下治平安而不吾信仁人君子豪杰士,出身天下大难,求成大功;此非勉强期月间,而苟求名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大难;吾,吾能,然后有辞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使他人任责,则天下祸,必集於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察,说。天下悲错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也。

立大事者,不有超世才,亦必有坚忍不拔志。昔禹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海。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能前知当然,事至不惧,而徐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七国强,而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身,天下当大难冲,而制吴楚命,自全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七国难者,谁乎?己欲求名,安自将至危,与居守至安;己难首,择至安,而遣天子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时,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已难矣,而重违议。是以袁盎说,得行於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使不至於累君,则天子将恃无恐,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君子,欲求非常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欲自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错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不知谁会喃喃语,必向王前报太平。(中山节度王处直座
咏白鹊,时诸侯兼并,王欲继好息民,故云。《高僧传》)

一叶鉴中来,两岸青山起。送我红蕖万柄香,疑在蓬壶里。
天地莹无尘,巾袂凉如水。白浪无声月自高,不是人间世。

楚乡三载中秋,倚楼辄值萧萧雨。澄空向午,廉纤数点,又疑虚度。卷起云鬟,掣开妆鉴,喜瞻眉宇。问常娥丰貌,间何阔矣,元不老、只如故。见了悄然无语。但令人、不堪怀古。老蟾应记,旧时人物,孙刘陶庾。俯仰皆空,阴晴何恨,芳樽频举。问他年,忆取今宵,人如许、月如许。


李白 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