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太和公主和蕃

北路古来难,年光独认寒。朔云侵鬓起,边月向眉残。
芦井寻沙到,花门度碛看。薰风一万里,来处是长安。


推荐诗文

中年怕别,唱阳关未了,情怀先恶。回首西湖十年梦,几夜檐花清酌。人世如萍,客愁似海,吟鬓俱非昨。风涛如许,只应高卧林壑。
菊松尽可归欤,叹折腰为米,渊明已错。相越平吴,终成底事,一舸五湖差乐。细和陶诗,径寻坡隐,时访峰头鹤。罗浮咫尺,春风寄我梅萼。

端溪石砚宣城管,王屋松烟紫兔毫。
更得孤卿老书札,人间无此五般高。

松菊秋来好在无。寄声猿鹤莫情疏。渊明不老久踟蹰。
打鼓枫林谁作社,枕溪茅屋忆吾庐。去年醉倒倩人扶。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蓓蕾抽开素练囊,琼葩薰出白龙香。裁分楚女朝云片,
剪破姮娥夜月光。雪句岂须征柳絮,粉腮应恨帖梅妆。
槛边几笑东篱菊,冷折金风待降霜。

杨巨源 简介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