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宿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
波光水鸟惊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译文/注解

译文
深夜,寂寞的秋江上渔火疏稀,起来看到半轮残月的光辉,映照树林上也很暗微。
水面闪动的波光,把水鸟惊醒后,它们又睡宿,冰凉的露水沾湿了萤火虫的翅膀,它们也不起飞。

注释①江宿:宿于江上舟中。
②寂历:寂寞、冷落。
③渔火:夜间渔船上的灯火。
④残月:这里指下弦月。
⑤微:隐约,微弱,这里指残月的清淡光芒。
⑥犹:仍然。
⑦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⑧湿:浸湿。

赏析

这首诗的构思围绕着一个“光”字。全诗四句,每句都烘托出一种光。

第一句写清秋之夜,江上的点点渔火,给人以清冷宁静的感觉。第二句写一弯残月的迷蒙之光映衬着岸边的树村。是一幅宁静安详的水墨画;第三句写江中波光流动,时时惊醒宿鸟。这句是以动写静,江水流淌,宿鸟被闪闪烁烁的波光惊醒,不时发出鸣叫声,其中动的因素更增加了静的感觉。最后一句是以静写动,萤火虫的翅膀被露水打湿而停止飞翔。这种艺术想象仍是以夜空中流萤飞动,留点点光亮为基础的,现在虽然没有流萤,但夜空下流萤闪动着朵朵光亮的印象深深保留在诗人的记忆中。这句话虽事实上反映的是没有流萤,却收到了流萤飞动的效果。渔火、残月、波光、流萤在夜幕里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形成静夜下的一支夜光曲。

诗人用笔灵巧工细到了极点,先引读者进入秋之深夜的江上环境,接着带领读者去体验水鸟、流萤的感觉。在对鸟和虫的感觉中,诗人写出了环境的气温和湿度,写到了宿鸟和流萤,以及残秋的风露。鸟和虫不但起了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而且它们已经和全诗的意境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开阔而深沉,浑厚而尖新,表现着诗人安详、平和、幽深的情感。

这首诗写法纯用白描,妙在挥洒而工细,将明晰(后二句)和模糊(前二句)结合在了一起。形象上统一了月下秋江的大和水乌流萤的小,也统一了鸟和虫的动和静、惊扰和安宁。

推荐诗文

几经人事变,又见海涛翻。
如山浪,何曾洗至冤。


升坛预洁祀,诘早肃分司。达气风霜积,登光日色迟。
农教先八政,阳和秩四时。祈年服垂冕,告币动褰帷。
瘗地尊馀奠,人天庶有资。椒兰卒清酌,簠簋彻香萁。
折俎分归胙,充庭降受釐。方凭知礼节,况奉化雍熙。

露白风清庭户凉,老人先著夹衣裳。
舞腰歌袖抛何处,唯对无弦琴一张。


白云修道者,归去春风前。玉简通仙籍,金丹驻母年。
锦文江一色,酒气雨相连。众说君平死,真师易义全。


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湘水凌波惭鼓瑟,
秦楼明月罢吹箫。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丹禁旧臣来侧耳,骨清神爽似闻韶。
玉纤挑落折冰声,散入秋空韵转清。二五指中句塞雁,
十三弦上啭春莺。谱从陶室偷将妙,曲向秦楼写得成。
无限细腰宫里女,就中偏惬楚王情。


汤显祖 简介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