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吹打雨水斜着飘进望海楼,壮丽的景观应该用华美的辞句来夸赞。风雨过后潮水平静江海碧澄,时时闪过的电光形成紫金般的龙蛇。
《望海楼晚景》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第二首。有人认为,苏轼诗中的“横风”、“壮观”(“观”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一声)两句,写得不够好。他既说“应须好句夸”,却不着一字,一转便转入“雨过潮平”了。那样就是大话说过,没有下文。
这话虽说不无道理,但苏轼这样写,自是另有原因。第一,他是要写一组望海楼晚景的诗,眼下还不想腾出笔墨来专写忽来忽去的横风横雨。所以他只说“应须”,是留以有待的意思。第二,既然说得上“壮观”,就须有相应的笔墨着力描写,老把它放在“晚景”组诗中,是不太合适的,不好安排。
苏轼写下这组诗后的第二年,他游览了有美堂,适逢暴雨,就立即写了《有美堂暴雨》七律一篇,奇句惊人,是一首名作。应了他那“壮观应须好句夸”的话了。
其实在这首诗中,他的思想有过一段起伏变化。在开头,他看到一阵横风横雨,直扑进望海楼来,很有一股气势,使他陡然产生要拿出好句来夸一夸这种“壮观”的想法,不料这场大雨,来得既急,去得也块,一眨眼间,风已静了,雨也停了。就好像演戏拉开帷幕之时,大锣大鼓,敲得震天价响,大家以为下面定有一场好戏,谁知演员还没登场,帷幕便又落下,毫无声息了。弄得大家白喝了彩。苏轼这开头两句,正是写出人们(包括诗人在内)白喝了一通彩的神情。
雨过以后,向楼外一望,天色暗下来了,潮水稳定地慢慢向上涨,钱塘江浩阔如海,一望如碧玉似的颜色。远处还有几朵雨云未散,不时闪出电光,在天空里划着,就像时隐时现的紫金蛇。
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样一幅望海楼的晚景。开头时气势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热闹,转眼间却是雨收云散,海阔天肯,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其实不止自然界是这祥,人世间的事情,往往也是如此的。上了年纪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了,会不止一次地遇到过类似的现象。
近者苏司业,文雄道最光。夫君居太学,妙誉继中行。
汲郡陵初发,汾阴箧久亡。寂寥方倚席,容易忽升堂。
去日应悬榻,来时定裂裳。惬心频拾芥,应手屡穿杨。
辩急如无敌,飞腾固自强。论心期舌在,问事畏头长。
驷马终题柱,诸生悉面墙。啖螯讥尔雅,卖饼诉公羊。
未见泥函谷,俄惊火建章。烟尘昏象魏,行在隔巴梁。
红粟填郿坞,青袍过寿阳。翦茅行殿湿,伐柏旧陵香。
黉室青衿尽,渠门火旆扬。云飞同去国,星散各殊方。
贱子悲穷辙,当年亦擅场。齑辛寻幼妇,醴酒忆先王。
圣域探姬孔,皇风乐禹汤。畏诛轻李喜,言命小臧仓。
折树休盘槊,沈钩且钓璜。鸿都问词客,他日莫相忘。
胜赏不在远,怃然念玄搜。兹亭有殊致,经始富人侯。
澄澹分沼沚,萦回间林丘。荷香夺芳麝,石溜当鸣球。
抚俗来康济,经邦去咨谋。宽明洽时论,惠爱闻甿讴。
代斫岂容易,守成获优游。文翁旧学校,子产昔田畴。
琬琰富佳什,池台想旧游。谁言矜改作,曾是日增修。
宪省忝陪属,岷峨嗣徽猷。提携当有路,勿使滞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