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
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
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
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
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


译文/注解

译文
张公多有飘逸之兴致,我们一起共泛舟于沔城边。
时值秋季夜空阴月朗照,比之武昌也毫不逊色。
座中诸君陶醉于清亮的光辉中,一意为欢为自古以来所无。
郎官喜爱这里的湖水,因此命名己郎官湖。
诸君风流倜傥一如当年,英名将与大别山同存。

注释⑴沔州:州治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郎官湖:原名南湖,在今汉阳城内东南隅,明正德以后渐涸。
⑵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
⑶张谓:字正言,河南人,唐代诗人,时任尚书郎。夏口:即鄂州,今湖北汉口。
⑷牧:州刺史。宰:县令。杜公、王公名皆未详。
⑸练:白色的熟绢。
⑹酹:以酒泼地。
⑺郑圃:指管城县之李氏坡。管城唐时属郑州,故称。
⑻大别山:《元和郡县志》江南道沔州汉阳县:”鲁山,一名大别山,在县东百步。其山前枕蜀江,北带汉水。“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东北汉江西岸。
⑼张公:指李白友人张谓。
⑽武昌都:三国吴帝孙权改鄂县(即今湖北省鄂城县)置武昌,迁都于此。故言武昌都。
⑾此山:即大别山。诗人泛舟南湖可望见大别山。

赏析

小序一百五十七字,诗五韵,共两百零七字。诗序互相补充,叙述简畅秀洁。开始,介绍时间、地点、人物,中间,叙述为郎官湖命名的经过;最后以赞作结。

此诗首二句“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说他有逸兴,是作者对朋友高度的肯定和赞美。这两句交代与朋友们游湖之事。“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先表现湖光山色不亚于武昌,再说明良辰美景,兴致颇好。“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说明为湖命名因由。据说沔州南湖自李白更名郎官湖后,声名大噪,直至明代前期,“官湖月夜”为著名的“汉阳十景”之一。“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是这首诗中比较令人心动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湖名垂史的愿望。写湖也是写人,显示了诗人自信和豁达。

南湖是无名的小湖,地方不过一城之隅,没有雕砌的楼台,但有天生的水月。而此时此刻,凉秋午后,月光如练,水天一色。天月水月,与人相随,光彻明媚,可入怀抱。故人重逢,酒不醉人人自醉,不知今夕何夕。诗人不禁觉得这里的月色极其美妙,兴味无穷:”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虽在流放途中,兴致亦未稍减。

可是,南湖年年秋月,多少贤豪身历佳景,只因湖小而无名,无所称道。而第一个爱上南湖的,是尚书郎张谓,此便超越了古人。此湖,就应叫”郎官湖“。无名即有名,而首先引为知言的,是文士辅翼、岑静,两个无名无位的小人物,正说明论是确论,笔是妙笔。

全诗”文小指大“,赞颂的不移的友情,标举了自然的奇美,也是一曲无名者之歌。

推荐诗文

劳劳千里身,襟袂满行尘。深夜悬双泪,短亭思远人。
苍江程未息,黑水梦何频。明月轻桡去,唯应钓赤鳞。
有恨秋来极,无端别后知。夜阑终耿耿,明发竟迟迟。
信已凭鸿去,归唯与燕期。只因明月见,千里两相思。


一时四美,对重阳、那更无风无雨。尘世难逢开口笑,不饮黄花有语。云谷春生,星岩秋好,引领群仙去。满襟霁月,山中一洗尘雾。
濂翁旧说犹存,渊明独爱菊,风流千古。拄杖笑谈卿与我,不减晋人风度。破帽欹风,空尊眠月,也有悠然趣。秋容未老,晚香尤有佳处。

沁月凝霜。精神好处,曾悟花光。带雪煎茶,和冰酿酒,聊润枯肠。
看花小立疏廓。道是雪、如何恁香。几度巡檐,一枝清瘦,疑在蓬窗。


蟾蜍有色门应锁,街鼓无声夜自深。
料得白家诗思苦,一篇诗了一弹琴。


宦游三楚外,家在五陵原。凉夜多归梦,秋风满故园。
北书无远信,西候独伤魂。空念青门别,殷勤岐路言。


李白 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