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途中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译文/注解

译文
山路上萧萧秋雨下个不停,淅沥溪风吹着溪边的蒲苇。
问刚来到寒沙安家的鸿雁,来时经过我的老家杜陵吗?

注释⑴秋浦:即今安徽贵池,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
⑵萧萧:形容雨声。穷秋:深秋。
⑶淅淅:形容风声。蒲:即菖蒲,叶狭长,可以编蒲包、蒲席、扇子等。
⑷为问:请问,试问。寒沙:深秋时带有寒意的沙滩。
⑸杜陵:西汉宣帝的陵墓,位于长安城东南的杜原上,因建于杜县而得名。杜牧家就在杜陵樊川。

赏析

这首七绝以韵取胜,妙在如淡墨一点,而四围皆到。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密含在风景的描写中,并不明白说出,却能给人以深至的回味。

一、二两句描写水陆风光,再现诗人风尘仆仆的身影和暗淡凄迷的心态。山路蜿蜒,落木萧萧,秋雨纷纷;溪水伸展,秋风浙浙,波摇草动:山程水驿,风雨凄迷,字里行间流露出人行秋风的寒凉心态和冷寂情绪。“萧萧”描落叶纷飞之状,暗含秋风无情、寒意萧疏,枯黄了行人的口光,遮蔽了蜿蜒的山路。“淅淅”状秋风飒飒之态,泛起波光,掀动菖蒲,暗含诗人行舟水、漂泊无依之感。“穷秋”助长寒凉,平添空旷;“一岸”铺展水草,点染秋风。整体而言,诗人善于观察,精于描绘,于细微处传精神,于平淡中显韵致。山路秋雨,风吹草动,叶落江流,这些寻常景物,被诗人用“萧萧”点染,用“浙浙”润饰,立刻营造一种寒凉凄清氛围,烘托奔波劳顿之苦,有声有色之感。当然,诗人笔下的风景从来都不是纯粹自然的描写,自然的风景其实是心灵风景的折射。一、二两句采用对起之格,这在绝句中是不多的。它这样用是为了排比刷色,增强景物的描绘性。寥寥几笔,就把山程水驿、风雨凄迷的行旅图画生动地勾勒出来了。起句对仗,在绝句里宜活脱而不板滞,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虽然色彩鲜活,却迹近合掌,不是当行的家数。这里却不同,它笔势夭矫,如珠走盘,有自然流转之致。

绝句讲究出神奇于百炼,起别趣于寸心,要能曲折回环,穷极变化。这首诗的头两句在外围刷色,展示出一幅风雨凄其的画面。为了下一步发展、深入、掀起感情的漩涡,诗人把目光转向了飞落寒汀的鸿雁,三、四两句以虚间实,故设一问,陡然地翻起波澜,可谓笔力奇横,妙到毫颠。从构思方面说,它意味着:第一,沿着飞鸿的来路,人们的思想从眼前的实景延伸到遥远的天边,扩展了诗的画面;第二,问及禽鸟,痴作一喻,显见出旅程的孤独与岑寂来;第三,寄情归雁,反衬出诗人有家归不得的流离之苦。这些意蕴没有直接说出,而是寓情于景,令人于恬吟密咏中体味而得。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趣。第三句转折得好,第四句就如顺水下船一样,自然凑泊,有着无限的风致。点出“杜陵”,是因为诗人朝夕难忘的老家——樊川,就在那里。“来时还下杜陵无?”轻声一问,就把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就把他宦途的枨触、羁旅的愁思,宛转深致地表现出来了。

“樊南别有清秋思,不为斜阳不为蝉。”透过景物的描写,蕴藉而含蓄地抒写怀抱,表现情思,这是杜牧绝句的擅胜之处。徐献忠云:“牧之诗含思悲凄,流情感慨,抑扬顿挫之节,尤其所长。”(《唐音癸签》卷八引)持较此诗,可谓刌度皆合了。

推荐诗文

剃发得时名,僧应别应星。偶题皆有诏,闲论便成经。
扫叶寒烧鼎,融冰晓注瓶。长因内斋出,多客叩禅扃。

天下,最不可者,名治平无事,而实有不测忧。坐观变,而不,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则天下治平安而不吾信仁人君子豪杰士,出身天下大难,求成大功;此非勉强期月间,而苟求名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大难;吾,吾能,然后有辞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使他人任责,则天下祸,必集於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察,说。天下悲错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也。

立大事者,不有超世才,亦必有坚忍不拔志。昔禹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海。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能前知当然,事至不惧,而徐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七国强,而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身,天下当大难冲,而制吴楚命,自全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七国难者,谁乎?己欲求名,安自将至危,与居守至安;己难首,择至安,而遣天子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时,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已难矣,而重违议。是以袁盎说,得行於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使不至於累君,则天子将恃无恐,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君子,欲求非常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欲自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错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忠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
为报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词。

湘南飞去日,蓟北乍惊秋。叫出陇云夜,闻为客子愁。
一声初触梦,半白已侵头。旅馆移欹枕,江城起倚楼。
馀灯依古壁,片月下沧洲。寂听良宵彻,踌躇感岁流。


杜牧 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