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妖龙蛇孽马祸人痾人化死复生疫投蜺
《五行传》曰:“皇之不极,是谓不建。厥咎眊,厥罚恒阴,厥极弱,时则有射妖,时则有龙蛇之孽,时则有马祸,时则有下人伐上之疴,则时有日月乱行,星辰逆行。”皇,君也。极,中也。眊,不明也。说云:“此B928天也。不言B928天者,至尊之辞也。《春秋》“王师败绩”,以自败为文。
恒阴,中兴以来无录者。
灵帝光和中,雒阳男子夜龙以弓箭射北阙,吏收考问,辞“居贫负责,无所聊生,因买弓箭以射”。近射妖也。其后车骑将军何苗,与兄大将军进部兵还相猜疑,对相攻击,战于阙下。苗死兵败,杀数千人,雒阳宫室内人烧尽。
安帝延光三年,济南言黄龙见历城,琅邪言黄龙见诸。是时安帝听谗,免太尉杨震,震自杀。又帝独有一子,以为太子,信谗废之。是皇不中,故有龙孽,是时多用佞媚,故以为瑞应。明年正月,东郡又言黄龙二见濮阳。
桓帝延熹七年六月壬子,河内野王山上有龙死,长可数十丈。襄楷以为夫龙者为帝王瑞,《易》论大人。天凤中,黄山宫有死龙,汉兵诛莽而世祖复兴,此易代之征也。至建安二十五年,魏文帝代汉。
永康元年八月,巴郡言黄龙见。时,吏傅坚以郡欲上言,内白事以为走卒戏语,不可。太守不听,尝见坚语云:“时,民以天热,欲就池浴,见池水浊,因戏相恐,‘此中有黄龙’,语遂行人间。闻郡欲以为美,故言。”时,史以书帝纪。桓帝时政治衰缺,而在所多言瑞应,皆此类也。又先儒言:瑞兴非时,则为妖孽。而民讹言生龙语,皆龙薛也。
熹平元年四月甲午,青蛇见御坐上。是时,灵帝委任宦者,王室微弱。
更始二年二月,发雒阳,欲入长安,司直李松奉引,车奔,触北宫铁柱门,三马皆死。马祸也。时,更始失道,将亡。
桓帝延熹五年四月,惊马与逸象突人宫殿。近马祸也。是时,桓帝政衰缺。
灵帝光和元年,司徒长史冯巡马生人。京房《易传》曰:“上亡天子,诸侯相伐,厥妖马生人。”后冯巡迁甘陵相,黄巾初起,为所残杀,而国家亦四面受敌。其后关东州郡各举义兵,卒相攻伐,天子西移,王政隔塞。其占与京房同。
光和中,雒阳水西桥民马逸走,遂啮杀人。是时,公卿大臣及左右数有被诛者。
安帝永初元年十一月戊子,民转相惊走,弃什物,去庐舍。
灵帝建宁三年春,河内妇食夫,河南夫食妇。
熹平二年六月,雒阳民讹言虎贲寺东壁中有黄人,形容须眉良是,观者数万,省内悉出,道路断绝。到中平元年二月,张角兄弟起兵冀州,自号黄天。三十六万,四面出和,将帅星布,吏士外属,因其疲餧,牵而胜之。
光和元年五月壬午,何人白衣欲入德阳门,辞“我梁伯夏,教我上殿为天子”。中黄门桓贤等呼门吏仆射,欲收缚何人。吏未到,须臾还走,求索不得,不知姓名。时,蔡邕以成帝时男子王褒绛衣入宫,上前殿非常室,曰“天帝令我居此”,后王莽篡位。今此与成帝时相似而有异,被服不同,又未入云龙门而觉,称梁伯夏,皆轻于言。以往况今,将有狂狡之人,欲为王氏之谋,其事不成。其后张角称黄天作乱,竟破坏。
二年,雒阳上西门外女子生兒,两头,异肩共胸,俱前向,以为不祥,堕地弃之。自此之后,朝廷F178乱,政在私门,上下无别,二头之象。后董卓戮太后,被以不孝之名,放废天子,后复害之。汉元以来,祸莫逾此。
四年,魏郡男子张博送铁卢诣太官,博上书室殿山居屋后宫禁,落屋欢呼。上收缚考问,辞“忽不自觉知。”
中平元年六月壬申,雒阳男子刘仓居上西门外,妻生男,两头共身。
灵帝时,江夏黄氏之母,浴而化为鼋,入于深渊,其后时出见。初浴簪一银钗,及见,犹在其首。
献帝初平中,长沙有人姓桓氏,死,棺敛月余,其母闻棺中声,发之,遂生。占曰:“至阴为阳,下人为上。”其后曹公由庶士起。
建安四年二月,武陵充县女子李娥,年六十余,物故,以其家杉木槥敛,瘗于城外数里上。已十四日,有行闻其冢中有声,便语其家。家往视闻声,便发出,遂活。
七年,越巂有男化为女子。时,周群上言,哀帝时亦有此异,将有易代之事。至二十五年,献帝封于山阳。
建安中,女子生男,两头共身。
安帝元初六年夏四月,会稽大疫。
延光四年冬,京都大疫。
桓帝元嘉元年正月,京都大疫。二月,九江、庐江大疫。
延熹四年正月,大疫。
灵帝建宁四年三月,大疫。
熹平二年正月,大疫。
光和二年春,大疫。
五年二月,大疫。
中平二年正月,大疫。
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大疫。
灵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气堕北宫温明殿东庭中,黑如车盖,起奋讯,身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形貌似龙。上问蔡邕,对曰:所谓天投蜺者也。不见足尾,不得称龙。《易龙》曰:‘蜺之比无德,以色亲也。’《潜潭巴》曰:‘虹出,后妃阴胁王者。’又曰:‘五色迭至,照于宫殿,有兵革之事。’《演孔图》曰:‘天子外苦兵,威内夺,臣无忠,则天投蜺。’变不空生,占不空言。”先是,立皇后何氏。皇后每斋,常谒祖庙,辄有变异,不得谒。中平元年,黄巾贼张角等立三十六方,起兵烧郡国,山东七州,处处应角。遣兵外讨角等,内使皇后二兄为大将统兵。其年,宫车晏驾,皇后摄政,二兄秉权。谴让帝母永乐后,令自杀。阴呼并州牧董卓,欲共诛中官。中官逆杀大将军进,兵相攻讨,京都战者塞道。皇太后母子遂为太尉卓等所废黜,皆死。天下之败,兵先兴于宫省,外延海内。二三十岁,其殃祸起自何氏。
本纪
光武帝纪上 光武帝纪下 显宗孝明帝纪 肃宗孝章帝纪 孝和孝殇帝纪 孝安帝纪 孝顺孝冲孝质帝纪 孝桓帝纪 孝灵帝纪 孝献帝纪 皇后纪上 皇后纪下列传
刘玄刘盆子列传 王刘张李彭卢列传 隗嚣公孙述列传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李王邓来列传 邓寇列传 冯岑贾列传 吴盖陈臧列传 耿弇列传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 任李万邳刘耿列传 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 窦融列传 马援列传 卓鲁魏刘列传 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 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 桓谭冯衍列传上 桓谭冯衍列传下 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 苏竟杨厚列传上 郎顗襄楷列传下 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 樊宏阴识列传 朱冯虞郑周列传 梁统列传 张曹郑列传 郑范陈贾张列传 桓荣丁鸿列传 张法滕冯度杨列传 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 班彪列传上 班彪列传下 第五钟离宋寒列传 光武十王列传 朱乐何列传 邓张徐张胡列传 袁张韩周列传 郭陈列传 班梁列传 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 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孝明八王列传 李陈庞陈桥列传 崔骃列传 周黄徐姜申屠列传 杨震列传 章帝八王列传 张王种陈列传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 虞傅盖臧列传 张衡列传 马融列传上 蔡邕列传下 左周黄列传 荀韩钟陈列传 李杜列传 吴延史卢赵列传 皇甫张段列传 陈王列传 党锢列传 郭符许列传 窦何列传 郑孔荀列传 皇甫嵩朱俊列传 董卓列传 刘虞公孙瓚陶谦列传 袁绍刘表列传上 袁绍刘表列传下 刘焉袁术吕布列传 循吏列传 酷吏列传 宦者列传 儒林列传上 儒林列传下 文苑列传上 文苑列传下 独行列传 方术列传上 方术列传下 逸民列传 列女传 东夷列传 南蛮西南夷列传 西羌传 西域传 南匈奴列传 乌桓鲜卑列传志
律历上 律历中 律历下 礼仪上 礼仪中 礼仪下 祭祀上 祭祀中 祭祀下 天文上 天文中 天文下 五行一 五行二 五行三 五行四 五行五 五行六 郡国一 郡国二 郡国三 郡国四 郡国五 百官一 百官二 百官三 百官四 百官五 舆服上 舆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