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
段文昌自幼客居荆州,为人豁达豪爽,不拘小节,节度使裴胄虽知其才,但却不能加以任用。贞元十七年(801年),段文昌入蜀,被西川节度使韦皋辟为幕僚,授校书郎,后任灵池县尉。
累职拜相
元和元年(806年),朝廷因西川节度副使刘辟讨要节度使之位,命大将高崇文征讨西川。高崇文攻入成都,将刘辟槛送长安,并向朝廷推荐房式、韦乾度等归降的西川参佐。段文昌也在归降官员之中,虽受高崇文重视,但并未得到举荐。
元和二年(807年),李吉甫拜相。段文昌曾在李吉甫担任忠州刺史时前往干谒,因此得到提拔,被擢升为登封县尉、集贤校理,后历任监察御史、补阙、祠部员外郎。后来,唐宪宗欲授段文昌为翰林学士,但被宰相韦贯之阻挠。元和十一年(816年),韦贯之罢相。段文昌得授翰林学士,并升任祠部郎中,获赐绯色官衣。
元和十二年(817年),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乱。刑部侍郎韩愈奉诏撰写《平淮西碑》,大力歌颂裴度的功勋。李愬在平乱时功居第一,在碑文中却甚少提及,因此愤愤不平。其妻韦氏向皇帝申诉,称碑文内容不实。唐宪宗遂命人将韩愈的碑文磨去,让段文昌重新撰写。元和十四年(819年),段文昌又加知制诰。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继位。段文昌被召入思政殿,以备顾问,不久便被拜为宰相,授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出居藩镇
长庆元年(821年),段文昌上疏,请辞相位。唐穆宗遂任命段文昌为西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段文昌素知蜀地民情,到任后虽治政宽仁,但却法纪严明,深受蛮夷畏服。
长庆二年(822年),云南蛮族侵入黔中。朝廷接到黔中观察使崔元略的奏疏,非常担忧,诏命段文昌严加防备。段文昌派使者前往谈判,蛮族退兵而去。长庆四年(824年),唐敬宗继位。段文昌被征拜为邢部尚书,后改任兵部尚书,并代理尚书左丞。
826年(宝历二年),唐文宗继位。段文昌升任御史大夫,进封邹平郡公,后又出镇淮南,授检校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淮南节度使。太和四年(830年),唐文宗调段文昌为荆南节度使,改授检校左仆射。太和六年(832年),段文昌再次出任西川节度使。
无疾而终
太和九年(835年),唐文宗派宦官到西川赏赐春衣。段文昌可能是兴奋过度,刚刚受宣完毕便突然去世,时年六十三岁,被追赠为太尉。
关于段文昌的籍贯,《新唐书》和《旧唐书》有不同的记载。《旧唐书》认为是西河人:“段文昌,字墨卿,西河人”。《新唐书》则认为:“文昌,字墨卿,一字景初,世客荆州”。今人涉及段文昌多按《新唐书》的说法,或者直接写成山东齐州人。
如果根据出生地确定某人的籍贯,旧唐书的记载比较符合历史,段文昌应该是西河人。理由如下:
1.宋代《太平寰宇记》记载的汾州西河县最著名人物只有段文昌。《太平寰宇记》撰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比《新唐书》早,编者乐史生活于宋初,他将段文昌列为汾州唯一的名人,说明当时朝野认同。
2.《旧唐书》对段氏家族与荆州的关系记载的很清楚。《旧唐书》在记载“西河人”的同时也记载“文昌家于荆州,倜傥有气义,节度使裴胄知之而不能用”、“文昌于荆、蜀皆有先祖故第,至是赎为浮图祠。又以先人坟墓在荆州,别营居第,以置祖祢影堂”,说明《旧唐书》对段文昌家族迁居南方的事情是比较清楚的。如果段氏家族居荆州与西河没有联系,《旧唐书》作者决不会写“西河人”。
3.段文昌原籍西河有历史依据。段文昌祖辈段志玄起家太原,所以段志玄子孙迁居太原汾州西河合乎情理。
段氏家族从隋末迁离山东齐州,到段文昌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二百多年,说祖籍山东齐州还可以,说段文昌是山东齐州人就没有任何道理了,所以断不能说段文昌是齐州人。《新唐书》表达为“世客荆州”不等于说段文昌是荆州人。段氏家族客居荆州就是说他们不是荆州人,或者说段氏父子没有一个生于荆州。所以《旧唐书》和《太平寰宇记》认为段文昌是西河人的说法是正确的。
因此,段文昌应该是西河人(今山西汾阳),祖籍齐州(今山东临淄),晚年父子客居荆州。
吴波浮动,看中流翻月,半江金碧。醉舞空明三万顷,不管_娥愁寂。指点琼楼,凭虚有路,鲸背横东极。水云飘荡,阑干千丈无力。
家世回首沧洲,烟波渔钓,有鸱夷仙迹。一笑闲身游物外,来访扁舟消息。天上今宵,人间此地,我是风前客。涛生残夜,鱼龙惊听横笛。
下营依遁甲,分帅把河隍。地使人心恶,风吹旗焰荒。
搜山得探卒,放火猎黄羊。唯有南飞雁,声声断客肠。
归去是何年,山连逻逤川。苍黄曾战地,空阔养雕天。
旗插蒸沙堡,枪担卓槊泉。萧条寒日落,号令彻穷边。
虏寇日相持,如龙马不肥。突围金甲破,趁贼铁枪飞。
汉月堂堂上,胡云惨惨微。黄河冰已合,犹未送征衣。
南北惟堪恨,东西实可嗟。常飞侵夏雪,何处有人家。
风刮阴山薄,河推大岸斜。只应寒夜梦,时见故园花。
不是将军勇,胡兵岂易当。雨曾淋火阵,箭又中金疮。
铁岭全无土,豺群亦有狼。因思无战日,天子是陶唐。
榆叶飘萧尽,关防烽寨重。寒来知马疾,战后觉人凶。
烧逐飞蓬死,沙生毒雾浓。谁能奏明主,功业已堪封。
万战千征地,苍茫古塞门。阴兵为客祟,恶酒发刀痕。
风落昆仑石,河崩苜蓿根。将军更移帐,日日近西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