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僧壁

一竹横檐挂净巾,灶无烟火地无尘。
剃头未必知心法,要且闲于名利人。


推荐诗文

二月三日,丕岁月易得,别来复四年。三年不,《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观古今文人,不护细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可痛惜。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泪,既痛逝者,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为繁富。公干有逸气,但未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昔伯牙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莫逮。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儁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然恐吾与足下不及也。

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昔日?已成老翁,但未头耳。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而年与之齐矣。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瞻观,何时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不?东望於邑裁书叙心。丕


远驾星屏临百粤,康沂户户歌功。使君五马去乘骢。卖刀无旷土,赠扇有仁风。
莫唱渭城朝雨曲,片帆时暂西东。促归行拜紫泥封。九霄先步武,三接未央宫。

数点烟香出庙门,女娥飞去影中存。
年年岭上春无主,露泣花愁断客魂。


龙门树色暗苍苍,伊水东流客恨长。
病马独嘶残夜月,行人欲渡满船霜。
几家烟火依村步,何处渔歌似故乡。
山下禅庵老师在,愿将形役问空王。

记,见称庐山道人,盖援涪翁山谷例。黄叔豹谓予居鄱,不应舍近取远,为更东泽。黄鲁庵诗帖往来,于东泽下加以诗仙二字。近与冯可迁遇于京师,又能节文,号予东仙,自是诗盟遂以为定号。十年之间,习隐事业,略无可记,而江湖之号凡四迁。视人间朝除夕缴者,真可付一笑。对酒而为之歌曰
东泽先生,谁说能诗,兴到偶然。但平生心事,落花啼鸟,多年盟好,白石清泉。家近宫亭,眼中庐阜,九叠屏开云锦边。出门去,且掀髯大笑,有钓鱼船。
一丝风里婵娟。爱月在沧波上下天。更丛书观遍,笔床静昼,篷窗睡起,茶灶疏烟。黄鹤来迟,丹砂成未,何日风流葛稚川。人间世,听江湖诗友,号我东仙。


韦蟾 简介
韦蟾 [唐](公元?年至八七三年左右)字隐珪,下杜(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大中七年登进士及第,辟徐商襄阳掌书记。咸通中,历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刑部侍郎。乾符初,出为鄂岳观察使。咸通末,终尚书左丞。其在襄阳与徐商等唱和诗编为《汉上题襟集》,已佚。《生平事迹见《翰苑群书》卷上丁居晦《重修承旨学士壁记》、《旧唐书》卷一八九、《唐诗纪事》卷五八。蟾所作诗,《全唐诗》今存十首。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