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

渔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闲。绮窗纱幌映朱颜,相逢醉梦间。
松露冷,海霜殷。匆匆整棹还。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


赏析

《阮郎归》又名《宴桃源》、《醉桃源》、《碧桃春》等,此词咏其本意。典出汉刘晨、阮肇遇仙之事,此调常用来写冶游、艳遇,这首词也是如此。

“渔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闲。”写一叶渔舟,于无意间进入春山仙境,领略到与人世间不同的悠闲岁月。“容易”,轻易。其所以能轻易地进入仙境,正表示有某种因缘使然。“春山”,则暗示山中花事繁闹,春景宜人,刘、阮故事中也有“气候草木常是春时”的描述。这两句流露出初入仙境时一种意外的欣喜和新奇的感受。“绮窗纱幌映朱颜”,绮窗,雕花的窗户。纱幌,薄纱窗帘。朱颜,指年轻美貌的女子。作者不正面写女子的姿容,而透过玲珑的雕花窗和掩映的薄窗纱剪出她的倩影,用笔空灵,缥缈若仙。紧接一句“相逢醉梦间”,则承上句蒙胧恍惚之境,写艳遇的心理,面对天仙般的女子,只觉得醺醺如醉,忽忽如梦,不知是真还是幻。

过片“松露冷,海霞殷”二句,以松间夜露和海上朝霞,写山中晨昏景色的变化,暗示时序推移,离别之时将至。写景静中有动,且为下句“匆匆整棹还”暗中过渡。整理舟船,匆匆欲归,是写尘心未泯,仙缘已尽。但也可以另作一解,即所谓“欢愉之日苦短”,感到欢会未久,却匆匆就要归去,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惋惜和追迹之情。“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慨叹别后桃源路渺,无从相见了。寂寂落光,潺潺流水,回应开头春山渔舟,表示时移境换,且暗喻前情已如水流花落,一去不返。

这首小词风格婉丽,见出一代名臣司马光的别样情怀。

推荐诗文

梁王池苑已苍然,满树斜阳极浦烟。
尽日回头看不见,两行愁泪上南船。


先达志其大,求意不约文。士伸在知己,已况仕于君。
微诚夙所尚,细故不足云。时来忽易失,事往良难分。
顾念凡近姿,焉欲殊常勋。亦以行则是,岂必素有闻。
千虑且犹失,万绪何其纷。进士苟非党,免相安得群。
众口金可铄,孤心丝共棼。意忠仗朋信,语勇同败军。
古剑徒有气,幽兰只自薰。高秩向所忝,于义如浮云。
千载一遭遇,往贤所至难。问余奚为者,无阶忽上抟。
明圣不世出,翼亮非苟安。崇高自有配,孤陋何足干。
遇恩一时来,窃位三岁寒。谁谓诚不尽,知穷力亦殚。
虽至负乘寇,初无挟术钻。浩荡出江湖,翻覆如波澜。
心伤不材树,自念独飞翰。徇义在匹夫,报恩犹一餐。
况乃山海泽,效无毫发端。内讼已惭沮,积毁今摧残。
胡为复惕息,伤鸟畏虚弹。


兔月清光隐,龙盘画烛新。三星花入夜,四序玉调晨。
浮炷依罗幌,吹香匝绮茵。若逢燕国相,持用举贤人。

尽典春衣,换酒津亭,送君此行。叹清朝有道,何曾逐客,有司议法,忍及书生。归去来兮,噫其甚矣,见说江涛也不平。君之友,岂都无义士,剖胆相明。挑诗行李如冰。正趁得越山桃李春。把从前豪举,著些老气,不应造物,到底无情。雁荡烟霞,凤城风雨,两地相思魂梦清。重来否,算海波未窄,犹可骑鲸。

日落川径寒,离心苦未安。客愁西向尽,乡梦北归难。
霜果林中变,秋花水上残。明朝渡江后,云物向南看。

司马光 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