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醉吟)

四坐且勿语,听我醉中吟。池塘春草未歇,高树变鸣禽。鸿雁初飞江上,蟋蟀还来床下,时序百年心。谁要卿料理,山水有清音。
欢多少,歌长短,酒浅深。而今已不如昔,后定不如今。闲处直须行乐,良夜更教秉烛,高曾惜分阴。白发短如许,黄菊倩谁簪。

推荐诗文

霏霏日摇蕙,骚骚风洒莲。时芳固相夺,俗态岂恒坚。
恍忽夜川里,蹉跎朝镜前。红颜与壮志,太息此流年。


金吾持戟护轩檐,天乐传教万姓瞻。
楼上美人相倚看,红妆透出水晶帘。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人笑语和。
月影殿开闻晓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长安紫陌春归早。亸垂杨、染芳草。被啼莺语燕催清晓。正好梦、频惊觉。
当此际、青楼临大道。幽会处、两情多少。莫惜明珠百琲,占取长年少。

残阳楚水畔,独吊舜时人。
庙前草,至今江上春。

慈闱生日。见说今年年九十。戏彩盈门。大底孩儿七个孙。
人间喜事。只这一般难得似。愿我双亲。都似君家太淑人。


辛弃疾 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