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一竿风月

一竿风月,一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红尘深处?
潮生理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译文/注解

译文
清早出去,笼一蓑霏微烟雨,傍晚归来,钓一竿迷蒙风月,家就居在富春江滨的子陵钓台西边。卖鱼的时候惟恐走近城门跟前,更不用说还会到闹市深处去了。
潮生时泛船出去打鱼,潮平时摆船靠岸系缆,潮落时高唱渔歌归家。当时的人们错把我比作披蓑垂钓的严光,然而,我更愿作一位无名的渔父。

注释①鹊桥仙:词牌名,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
②一竿风月:风月中垂一钓竿。
③蓑(suō):蓑衣。
④钓台:汉代隐士严光隐居的地方,在今浙江省富春江畔的桐庐县。
⑤况肯:更何况。
⑥红尘:指俗世。
⑦棹(zhào):指船桨。
⑧潮平系缆:潮水满涨时停船捕鱼。
⑨浩歌:指放声高歌,大声歌唱。
⑩严光:即严子陵,汉代著名隐士。
⑪渔父:渔翁,捕鱼的老人。

赏析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是渔父的生活环境。“家在钓台西住”,这里借用了严光不应汉光武的征召,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的富春江上的典故。以此来喻渔父的心情近似严光。上片结句说,渔父虽以卖鱼为生,但是他远远地避开争利的市场。卖鱼还生怕走近城门,当然就更不肯向红尘深处追逐名利了。以此来表现渔父并不热衷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闲、自在。

下片头三句写渔父在潮生时出去打鱼,在潮平时系缆,在潮落时归家。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相适应,并无分外之求,不象世俗中人那样沽名钓誉,利令智昏。最后两句承上片“钓台”两句,说严光还不免有求名之心,这从他披羊裘垂钓上可看出来。宋人有一首咏严光的诗说:“一着羊裘便有心,虚名留得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也是说严光虽拒绝光武征召,但还有求名心。陆游因此觉得:“无名”的“渔父”比严光还要清高。

这词上下片的章法相同,每片都是头三句写生活,后两句写心情,但深浅不同。上片结尾说自己心情近似严光,下片结尾却把严光也否定了。文人词中写渔父最早、最著名的是张志和的《渔父》,后人仿作的很多,但是有些文人的渔父词,用自己的思想感情代替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很不真实。

陆游这首词,论思想内容,可以说在张志和等诸人之上。显而易见,这词是讽刺当时那些被名牵利绊的俗人的。读者不可错会他的写作意图,简单地认为它是消极的、逃避现实的作品。

陆游另有一首《鹊桥仙》词:“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也是写渔父的。它上片所写的大概是他四十八岁那一年在汉中的军旅生活。而这首词可能是作者在王炎幕府经略中原事业夭折以后,回到山阴故乡时作的。两首词同调、同韵,都是写他自己晚年英雄失志的感慨,决不是张志和《渔父》那种恬淡、闲适的隐士心情。读这首词时,应该注意他这个创作背景和创作心情。

推荐诗文

秋风鸣桑条,草白狐兔骄。邯郸饮来酒未消,
城北原平掣皂雕。射杀空营两腾虎,回身却月佩弓弰。


岸柳萧疏野荻秋,都门行客莫回头。
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


山行日日妨风雨。风雨晴时君不去。墙头尘满短辕车,门外人行芳草路。
南城东野应联句。好记琅玕题字处。也应竹里著行厨,已向瓮头防吏部。

仙子去,眇云程。天香杳杳佩环清。回望九州烟雾日,千山月落影纵横。


丹溪药尽变金骨,清洛月寒吹玉笙。
他日隐居无访处,碧桃花发水纵横。

陆游 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