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五之二)

练巾藜杖白云间。有兴即跻攀。追思往昔如梦,华毂也曾丹。
尘自扰,性长闲。更无还。达如周召,究似丘轲,祗个山山。


推荐诗文

书剑当年遍两川,归来垂钓镜湖边。
老皆有死岂独我,士固多贫宁怨天。
物外胜游携鹤去,琴中绝谱就僧传。
莫言白首诗才尽,读罢犹能意爽然。


塘水汪汪凫唼喋,忆上江南木兰楫。绣颈金须荡倒光,
团团皱绿鸡头叶。露凝荷卷珠净圆,紫菱刺短浮根缠。
小姑归晚红妆浅,镜里芙蓉照水鲜。东沟潏潏劳回首,
欲寄一杯琼液酒。知道无郎却有情,长教月照相思柳。


八阵功成妙用藏,木牛流马法俱亡。
后来识得常山势,纵有桓温恐未详。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讵前,马寒鸣而不息。而谁玉柱。居人愁卧,若有亡。日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霜。巡层楹而空,抚锦幕而虚凉。知梦之踯躅别魂之飞扬。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琴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惊驷马仰秣鱼之赤分手而衔涕,感寞而伤神。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邦去里,沥泣共诀,血相视。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泉里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辽水无极,雁山。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曜景,露地而腾文朱尘之照烂,青气烟煴,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罗裙。

至如一赴绝国相见期?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魄动,亲朋兮泪滋。可兮憎恨,惟樽酒兮叙悲。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同琼珮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君结兮千里,惜瑶草徒芳。惭幽闺之琴瑟,高台之流黄春宫此青苔色,秋帐含此明月光,夏清兮昼不暮,冬凝兮夜何长!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华阴上士服食还仙。术既妙而犹学,道已而未。守丹灶不顾炼金鼎而方坚。驾鹤上汉,腾天。暂游万里,少别千年。惟世间兮重别,主人兮依然。

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有别必怨,有怨必。使人夺神骇,心折骨惊,虽之墨妙,之笔精,金闺之诸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之状,写永诀之情着乎?


今朝览明镜,须鬓尽成丝。行年六十四,安得不衰羸。
亲属惜我老,相顾兴叹咨。而我独微笑,此意何人知。
笑罢仍命酒,掩镜捋白髭。尔辈且安坐,从容听我词。
生若不足恋,老亦何足悲。生若苟可恋,老即生多时。
不老即须夭,不夭即须衰。晚衰胜早夭,此理决不疑。
古人亦有言,浮生七十稀。我今欠六岁,多幸或庶几。
倘得及此限,何羡荣启期。当喜不当叹,更倾酒一卮。

王安石 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