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问

黑花满眼丝满头,早衰因病病因愁。
宦途气味已谙尽,五十不休何日休。


推荐诗文

碧纱影弄东风晓。一夜海棠开了。枝上数声啼鸟。妆点愁多少。
妒云恨雨腰支袅。眉黛不忺重扫。薄幸不来春老。羞带宜男草。


水外轻阴做弄得飞云,吹断晴絮。驻马桥西,旧时芳树。不见翠陌寻春,每问、小桃无语。恨燕莺、不识闲情,却隔乱红飞去
少年曾识春风意,到如今、怨怀难诉。魂惊冉冉江南远,烟草愁如许。此意待写翠笺,奈断肠、都无新句。问甚时、舞凤歌鸾,花里再看仙侣。


黥布称兵孰敢当,薛公三计为斟量。
上中良策知非用,南取长沙是死乡。


事君同乐义同忧,那校糟糠满志休。
不是守株空待兔,终当逐鹿出林丘。
少年长负饥鹰用,内顾曾无宠鹤心。
秋草驱除思去宇,平原毛血兴从禽。


梨花随月过中庭。月色冷如银。金闺平帖阳台路,恨酥雨、不扫行云。妆褪臂闲,髻慵簪卸,盟海浪花沉。
洞箫清吹最关情。腔拍懒温寻。知音一去教谁听,再拈起、指法都生。天阔雁稀,帘空莺悄,相傍又春深。


白居易 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