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蓟北归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译文/注解

译文
策马驰奔在蓟门之北,北风呼啸边地马鸣声哀。
远望山口只是苍茫一片,走出峡谷才见胡天豁然大开。
五将已经深入敌境,前军只有一半返回。
还有谁怜惜我这个失意之人,只好弹着长剑独自归来。

注释⑴蓟(jì)北:指蓟门以北。蓟门,在今北京西南。
⑵驱(qū)马:驰马。
⑶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⑷豁(huò)达:豁然通达,形容开朗。
⑸五将已深入:汉宣帝时,曾遣田广明等五将军,率十万余骑,出塞二千多里击匈奴。
⑹止半回:只有半数生还。
⑺长剑独归来:《战国策·齐策》载,冯谖为孟尝君门客,未受重用时多次倚柱弹剑而歌“长剑归来”,后受到重用。诗人用此典指自己未受重用,报国无门。

赏析

首二句“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起手颇奇,在律诗中运用顶针重叠的手法,前两句中两个“北”字前后勾连重复,营造出浓烈的“哀”气。既有以客观写主观的“边马”之哀,更有“驱马”人内心的“哀”,一笔两到,领起全篇。

紧接着“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一联,借用上联的意象写“驱马”前行,“北风”呼啸,征途更为苦寒,将“哀”意更进一层。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一联,由前两联写自然、个人之“哀”,突转为悼唐军惨烈大败之“哀”,将“哀”字赋予更为深广之社会内容,“哀”士卒,“哀”国家,“哀”用非其人。

尾联再照应首联“哀”字,在前文“北风”、“边马”、路遥、苦寒、唐军惨败等边景、边事、边情之记叙中,以“长剑独归来”的形象描写,将诗人自身“不得意”的情渲染得无以复加,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全诗极富塞外特色,真实感人,不论是对胡地景色的观察,还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述都深深打上诗人塞外生活的烙印。先写南行出发时悲寂的的景象,继而刻画塞外独特的风光,有近有远,形象生动;随后旷远的景象又触发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思索,当收回眼光回到现实中时,诗人更感悲愤莫名,感慨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全诗言辞悲壮、苍凉,将诗人自身哀伤的感情渲染的无以复加。

推荐诗文

泰阶开景运。见金锁绿沈,辕门春静。几年淮海,烟波境、贮此风流标韵。连天笳鼓,又催把、经纶管领。文武事,细柳长杨,从头属齐整。
早闻横槊燕然,画图里,争传麒麟旧影。临岐笑问。谁得似、占了山林钟鼎。古来难并。才信是、人间英俊。试看取、紫绶金章,朱颜绿鬓。


不夜楚帆落,避风湘渚间。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烧山。
早泊云物晦,逆行波浪悭。飞来双白鹤,过去杳难攀。


千古铜台今莫问。流水浮云,歌舞西陵近。烟柳有情开不尽。东风约定年年信。
天与麟符行乐分。带缓球纹,雅宴催云鬓。翠雾萦纡销篆印。筝声恰度秋鸿阵。

叶底无风池面静。掬水佳人,拍破青铜镜。残月朦胧花弄影。新梳斜插乌云鬓。
拍索闷怀添酒兴。旋撷园蔬,随分成盘饤。说与翠微休急性。功名富贵皆前定。


旅魂惊塞北,归望断河西。春风若可寄,暂为绕兰闺。


高适 简介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