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同游

此来风雨后,已觉减年华。若待皆无事,应难更有花。
管弦临夜急,榆柳向江斜。且莫看归路,同须醉酒家。

推荐诗文

万里长鸣望蜀门,病身犹带旧疮痕。遥看云路心空在,
久服盐车力渐烦。尚有高悬双镜眼,何由并驾两朱轓。
唯应夜识深山道,忽遇君侯一报恩。


玉干一寻馀,苔花锦不如。劲堪和醉倚,轻好向空书。
采拂稽山曲,因依释氏居。方辰将独步,岂与此君疏。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士韩愈,谨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方一沐三握其发。天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徒皆已除,四海皆已无九夷八蛮在荒服外者皆已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妖皆已销息,天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物、风雨霜露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化者哉?然而周公求如此其急,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意,不得于天下心。如周公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德,而称周公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徒岂尽除?四海岂尽无?九夷、八蛮在荒服外者岂尽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妖岂尽销息?天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物、风雨霜露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属岂尽备至?其所求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握发,亦宜,察其所以而去就,不宜默默而已也。

待命,四十馀日矣。书上,而志不得。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说焉。阁下其亦察。古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然所以重于自者,以其于周不可则鲁,于鲁不可则齐,于齐不可则宋,郑,秦,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父母邦矣。故士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心,则不能矣。故愈每自而不知愧焉,书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不得出大贤门下是惧。亦察焉。渎冒威尊,惶恐无已。愈拜。


渥洼奇骨本难求,况是豪家重紫骝。膘大宜悬银压銙。
力浑欺却玉衔头。生狞弄影风随起,躞蹀冲尘汗满沟。
若遇丈夫皆调御,任从骑取觅封侯。

草露经前代,津梁及后人。此方今示灭,何国更分身。
月色空知夜,松阴不记春。犹怜下生日,应在一微尘。

李昌符 简介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若梦,(唐诗纪事作嵓梦。此从唐才子传)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有诗名,久不登第。咸通四年,(公元八六三年)忽得一计,乃作婢仆诗五十首,中有云:“春娘爱上酒家楼,不怕归迟总不忧;推道那家娘子卧,且教留住待梳头”。又云:“不论秋菊与春花,个筒能瞳空肚茶。无事莫教频入库,每般(或作一名)闲物要些些”。所言皆中婢仆之讳,浃旬之间,京都盛传。是年遂及第尝与郑谷酬赠。仕历尚书郎、膳部员外郎。(唐才子传作昌符作奴婢诗,御史劾以轻薄为文,多妨政务,遂谪官终身。此从北梦琐言)昌符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