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全家去,宁知几日还。白云迎谷口,流水出人间。冠冕情遗世,神仙事满山。其中应有物,岂贵一身闲。
母两国太夫人初度,谨上小词,用献为王母三千年之曲。丞相衮衣朝戏彩,年年庆事如新。尊前一笑共儿孙。人间传寿酒,天上送麒麟。缥缈祥烟连北阙,天颜有喜生春。蓬莱清浅海光平。今年初甲子,重试碧桃根。
晚波东去海茫茫,谁识蓬山不死乡。弄玉已归萧史去,碧楼红树倚斜阳。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小院重帘,那回来处花相向。迟迟一饷。记得春模样。昨夜月明,应照芙蓉帐。空凝望。蜂劳蝶攘。谁在花枝上。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