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残春。
兴发诗随口,狂来酒寄身。水边行嵬峨,桥上立逡巡。
疏傅心情老,吴公政化新。三川徒有主,风景属闲人。

推荐诗文

臣闻朋党说,自古有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君子则有。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伪朋,君子真朋,则天下治矣。

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朋,而进元、恺君子朋,尧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天下亦大治。《》曰:“纣有臣亿万,亿万心;有臣三千,一心。”纣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武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党人而释,然已无救矣。唐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名士,或投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朋,莫如唐昭宗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然而后世不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世,举其国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多且大,莫如;然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也。

嗟呼!兴亡治乱,为人君者,可以矣。


素面已云妖,更著花钿饰。
一寸波,浸破吴王国。

丹青明灭,霜着谁家树。满眼风光向谁许。送寒鸦万点,流水孤村,归来晚,月影三人夜舞。金英秋已老,蜡缀寒葩,空里时闻暗香度。任一枝瓶小,数点钗寒,佳人笑,饮尽床头玉露。看纱窗、红日上三竿,把蝶影捎空,在花深处。

彩选骰儿隔袖拈。整钗微见玉纤纤。夜寒窗外更垂帘。
好事灯花双作蕊,照人月影入斜檐。新愁日日座中添。

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侧。岂敢惮行,畏不能极。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白居易 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