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林樾
蝉,忽然闭口


译文/注解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鸣:叫。
⑦立:站立。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推荐诗文

太后新用事,秦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长安君,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太后左右:“有复言长安君者,老妇其面。”

左师触龙太后太后盛气之。徐趋,至自谢,曰:“老臣病足不能走,不得久矣。自恕太后玉体之有所也,故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行。”曰:“食饮得无乎?”曰:“粥耳。”曰:“老臣今者不欲食,乃自强步三四里,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少解

左师曰:“老臣贱息舒祺,最不肖之。黑衣之数,卫王宫。。”太后曰:“。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填沟壑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乎?”对曰:“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以为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曰:“父母之爱为之深远之送燕后也,为之泣,念悲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祝之,祝曰:‘使。’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曰:“今三前,至赵之为赵,赵王之侯者,其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也。”“其近者祸孙。岂人主不善哉?无功,挟重器多也。今长安君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及今有功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赵?老臣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之所使之。”

长安君约车齐,齐兵乃出。

子义之曰:“人主也、骨肉之亲也,不能无功之、无,已守金玉之重也,况人臣乎。”


高田如楼梯,平田棋局
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嫩冰未白,被霜风换却,满院秋色。小阁深沉围坐促,初拥红炉宜窄。帘密收香,窗明迟夜,砚冷凝新滴。无人知道,个中多少岑寂。
翻念一枕高唐,当年仙梦觉,难寻消息。睡起微醒衣袖重,不管腰支犹索。旋暖银簧,时添酥字,笋玉寒无力。如今肠断,暮云依旧凝碧。

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翻翻走驿马,春尽是归期。
地失嘉禾处,风存蟋蟀辞。暮齿良多感,无事涕垂颐。


暖倚青墙揉紫绵,绛葩淡染露花鲜。
花遗颜色只如此,名借酴醾得并传。
伴直自应留故事,谩栽聊可殿春妍。
年年满架东风艳,梦断词林视草仙。


袁枚 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