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谭八之桂林

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
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推荐诗文

愁客坐山隈,怀抱自悠哉。况复高秋夕,明月正裴回。
亭亭出迥岫,皎皎映层台。色带银河满,光含玉露开。
淡云笼影度,虚晕抱轮回。谷邃凉阴静,山空夜响哀。
寒催数雁过,风送一萤来。独轸离居恨,遥想故人杯。


愁眼东西万里晴,山云斜度水风清。
客行岁晚忽春尽,看到枯林绿叶成。

湖水平漪,与我意、一般容与。任多少、双凫乘雁,落花飞絮。露冷云寒烟外竹,霜明日洁梅边路。怪天随、人意作阴晴,无非数。
方寸地,图书府。老太史,亲分付。况身名四海,未为不遇。用舍行藏皆有命,时来将相还须做。且闲中、袖手阅时人,摩今古。


o9々引黑牛,天差不自由。
戊寅岁,扬在蜀江头。


山中思归乐,尽作思归鸣。尔是此山鸟,安得失乡名。
应缘此山路,自古离人征。阴愁感和气,俾尔从此生。
我虽失乡去,我无失乡情。惨舒在方寸,宠辱将何惊。
浮生居大块,寻丈可寄形。身安即形乐,岂独乐咸京。
命者道之本,死者天之平。安问远与近,何言殇与彭。
君看赵工部,八十支体轻。交州二十载,一到长安城。
长安不须臾,复作交州行。交州又累岁,移镇广与荆。
归朝新天子,济济为上卿。肌肤无瘴色,饮食康且宁。
长安一昼夜,死者如陨星。丧车四门出,何关炎瘴萦。
况我三十二,百年未半程。江陵道涂近,楚俗云水清。
遐想玉泉寺,久闻岘山亭。此去尽绵历,岂无心赏并。
红餐日充腹,碧涧朝析酲。开门待宾客,寄书安弟兄。
闲穷四声韵,闷阅九部经。身外皆委顺,眼前随所营。
此意久已定,谁能求苟荣。所以官甚小,不畏权势倾。
倾心岂不易,巧诈神之刑。万物有本性,况复人性灵。
金埋无土色,玉坠无瓦声。剑折有寸利,镜破有片明。
我可俘为囚,我可刃为兵。我心终不死,金石贯以诚。
此诚患不至,诚至道亦亨。微哉满山鸟,叫噪何足听。

王昌龄 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