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露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译文/注解

译文
汉朝自建国到现在已是二十二世,所重任的人(何进)真是徒有其表。猴子虽穿衣戴帽,可究竟不是真人,(他)智小而想图谋大事,做事又犹豫不决,致使君王(少帝)被劫。白虹贯日是上天给人间的凶兆,这应验在君王身上,而(何进)自己也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乱臣贼子(董卓)乘着混乱之际操持国家大权,杀害君主,焚烧东京洛阳。汉朝四百年的帝业由此倾覆,帝王的宗庙也在烈火中焚毁。(献帝)被迫着西迁至长安,一路上迁徙的百姓哭声不止。我瞻望着洛阳城内的惨状,就像当年微子面对着殷墟而悲伤不已。

注释
①惟汉廿二世:汉代自高祖刘邦建国到灵帝刘宏是二十二世。
②沐猴而冠带: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沐猴,猕猴;冠,戴帽子。
③知小而谋强:智小而想图谋大事,这里指的是何进。
④狩:狩是指古代帝王出外巡视,而古代史书上遵守“为尊者讳”的原则,往往以天子出逃或被掳为“狩”,这里是指少帝奔小平津的事情。
⑤白虹为贯日:“白虹贯日”是一种天象,指太阳中有一道白气穿过,古人以为这是上天预示给人间的凶兆,往往应验在君王身上。
⑥贼臣持国柄:指董卓之乱。董卓乘着混乱之际操持国家大权。
⑦“瞻彼”两句:我瞻望着洛阳城内的惨状,就像当年微子面对着殷墟而悲伤不已。据《尚书·大传》中说,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在商朝灭亡后,经过殷墟,见到宫室败坏,杂草丛生,便写下了一首名为《麦秀》的诗以表示自己的感慨与对前朝的叹惋。

赏析

《薤露》属于乐府《相和歌·相和曲》歌辞,原先它与《蒿里》都是古人出丧时唱的歌,相传齐国的田横不肯降汉,自杀身亡,其门人作了这两首歌来表示悲丧。“薤露”两字意谓人的生命就像薤上的露水,太阳一晒,极易干掉。曹操用此古调来写时事,开创了以古乐府写新内容的风气。清代沈德潜说:“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古诗源》)这是颇有见地的意见。曹操之所以能以旧瓶装新酒,是因为乐府本身就有“缘事而发”的特点,宜于用来记录史实,抒发情感,同时《薤露》本身也有悲悼王公贵人之死的意思,曹操用此哀叹国家丧乱,君王遭难,百姓受殃,正有悲悼之意。

推荐诗文

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楼上北风斜卷席,
湖中西日倒衔山。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


佩环解处妆初了。翠娥玉面金钿小。萼绿本仙家。
天香谁似他。芳心真耐久。度月长相守。岁晚未能忘。相期云水乡。

闻有玄都客,成仙不易祈。蓬莱向清浅,桃杏欲芳菲。
缩地黄泉出,升天白日飞。少微星夜落,高掌露朝晞。
吐甲龙应出,衔符鸟自归。国人思负局,天子惜被衣。
花月留丹洞,琴笙阁翠微。嗟来子桑扈,尔独返于几。


东风变蘅薄,时景日妍和。更想千峰夜,浩然幽意多。
蕙香袭闲趾,松露泫乔柯。潭影漾霞月,石床封薜萝。
夫君非岁时,已负青冥姿。龙虎一门盛,渊云四海推。
駸駸步騕褭,婉婉翥长离。悬圃尽琼树,家林轻桂枝。
声荣徒外奖,恬淡方自适。逸气凌颢清,仁祠访金碧。
芊眠瑶草秀,断续云窦滴。芳讯发幽缄,新诗比良觌。
故人石渠署,美价满中朝。落落杉松直,芬芬兰杜飘。
雄词鼓溟海,旷达豁烟霄。营道幸同术,论心皆后凋。
循环伐木咏,缅邈招隐情。惭兹拥肿才,爱彼潺湲清。
拘牵尚多故,梦想何由并。终结方外期,不待华发生。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仲文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
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曹操 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