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惜“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的寄慨之作。林黛玉自谓:“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恰好被贾宝玉翻见,将这组诗题为《五美吟》。《五美吟·明妃》就是其中之一。
组诗中所写的人事其实并非都据史实。如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带有寓言性质;《西京杂记》中所写王昭君不肯贿赂画工以致不为汉元帝所知而被诏使出塞的情节只是传说;至于出自《虬髯客传》的红拂形象则更经传奇作者的艺术加工。
这首诗中的议论原本是借古讽今,为现实感受而发。林黛玉讥刺汉元帝大权旁落,听命于画工,表现了她自己不肯听人摆布的独立性格。
诗中所咏与小说情节的某种照应关系,这是可以研究的问题。《五美吟》写的都是关于死亡或别离的内容,有的还涉及事败或者获罪被拘系,这就不是偶然的了。在现存材料很少的条件下,要确切地阐明作者的意图还是不容易的。在《红楼梦》戚序本与甲辰本上有一条早期批语说:“《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十独吟》在后四十回续书中没有,当是已散失的后半部原稿中薛宝钗或史湘云所写的诗。从诗题看,大概是借古史上十个独处的女子如寡妇、弃妇、尼姑和离别丈夫的妇女等的愁怨,来写书中人物的现实感触的。所谓“对照”当也不仅仅限指诗题。
翩翩平肩舆,中有醉老夫。膝上展诗卷,竿头悬酒壶。
食宿无定程,仆马多缓驱。临水歇半日,望山倾一盂。
藉草坐嵬峨,攀花行踟蹰。风将景共暖,体与心同舒。
始悟有营者,居家如在途。方知无系者,在道如安居。
前夕宿三堂,今旦游申湖。残春三百里,送我归东都。
奕奕九成台,窈窕绝尘埃。苍苍万年树,玲珑下冥雾。
池色摇晚空,岩花敛馀煦。清切丹禁静,浩荡文河注。
留连穷胜托,夙期暌善谑。东望安仁省,西临子云阁。
长啸披烟霞,高步寻兰若。金狄掩通门,雕鞍归骑喧。
燕姝对明月,荆艳促芳尊。别有青山路,策杖访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