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

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花枝,此情谁得知?


译文/注解

译文
华丽的香枕上装饰着漂亮的钿雀和金鸂鵣,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女子已经起床梳妆一新。她来到了沉香楼阁上正看见远处隐隐的吴地青山,如丝的杨柳枝条又泛起青色,在春风中袅袅飘荡,而驿桥上已经开始飘起了丝丝蒙蒙的细雨。
在画楼上看见那江南岸边春草萋萋,女子暗叹心中的那个人竟一去未归,音讯全无,每天陪伴自己的只有手中的鸾镜和枝上的花朵,但她那满腹的心事又有谁知道呢?

注释
①菩萨蛮:词牌名。
②宝函:一说指枕函,即枕套;一说指梳妆盒。此处似以梳妆盒解更优。
③钿(tián)雀:有雀鸟装饰的钗。
④金鸂(xī)鶒(chì):亦指钗上所饰。
⑤沉香阁:沉香木制的楼阁。
⑥吴山:一说泛指吴地之山;一说为屏风上所绘的吴地山川风景。
⑦驿桥:驿站附近的桥。
⑧画楼:即雕梁画栋之楼,也是对楼的美称。
⑨鸾(luán)镜:背上镌刻有鸾凤图案的镜子。
⑩花枝:女子对镜照见自己所簪戴的花。此处借指这位女子。(浦江清)“枝”与“知”谐音。

赏析

《花间集》收温庭筠的《菩萨蛮》词十四首,都是写女子相思离别之情,这是其中的第十首。

这首词起句写人妆饰之美。“宝函钿雀金鸂鶒”,可以想象一幅美人晨妆图:一位女子春晨妆梳,打开妆盒,手拈金钗。映入眼帘的是一对镂金的紫鸳鸯。次句写人登临所见春山之美。“沉香阁上吴山碧”,亦“泰日凝妆上翠楼”之起法。登上自家的香阁,伊凭栏远望。江南的绿水青山,十分可爱。“杨柳”两句承上,写春水之美,仿佛画境。晓来登高骋望,触目春山春水,视线难收,于是再放眼一望——“杨柳又如丝”,一个“又”字,透露了女子内心的跃动,能传惊叹之神,且见相别之久,相忆之深。这个“又”字,还使得下一句“驿桥春雨时”,这个本非眼前之景,也能勾粘得紧密无间。这两句写柳丝拨动女子心弦,使她想起那个春雨潇潇的日子,曾经和情人在驿外桥边折柳送别,依依惜别的情景如在眼前,而此时离人不知在何处。这就利用时空的交替,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这是温词凝炼、深密的典型笔法。

上片的结句回忆驿桥送别,下片接写别后。“画楼音信断”,说明人去信断。“芳草江南岸”,抒发了春归人不归的隐痛。末两句,自伤苦忆之情,无人得知。“鸾镜与花枝”,以花枝喻人。美艳如花之人,而独处凄寂,可见其幽怨之深。“此情谁得知”,千回百转,哀思洋溢。这个结句是全词感情分量最重的一句,也是全词的高潮。

推荐诗文

九五当乾德,三千应瑞符。纂尧昌圣历,宗禹盛丕图。
画象垂新令,消兵易旧谟。选贤方去智,招谏忽升愚。
大乐调元气,神功运化炉。脱鳞超沆瀣,翻翼集蓬壶。
捧日恩光别,抽毫顾问殊。凤形怜采笔,龙颔借骊珠。
掷地声名寡,摩天羽翮孤。洁身酬雨露,利口扇谗谀。
碧海同宸眷,鸿毛比贱躯。辨疑分黑白,举直牴朋徒。
庭兽方呈角,阶蓂始效莩。日倾乌掩魄,星落斗摧枢。
坠剑悲乔岳,号弓泣鼎湖。乱群逢害马,择肉纵狂貙。
胆为隳肝竭,心因沥血枯。满帆摧骇浪,征棹折危途。
燕客书方诈,尧门信未孚。谤兴金就铄,毁极玉生瘉。
砺吻矜先搏,张罗骋疾驱。地嫌稀魍魉,海恨止番禺。
瘴岭冲蛇入,蒸池蹑虺趋。望天收雪涕,看镜揽霜须。
草毒人惊剪,茅荒室未诛。火风晴处扇,山鬼雨中呼。
穷老乡关远,羁愁骨肉无。鹊灵窥牖户,龟瑞出泥途。
烟岛深千瘴,沧波淼四隅。海标传信使,江棹认妻孥。
到接三冬暮,来经六月徂。暗滩朝不怒,惊濑夜无虞。
俯首安羸业,齐眉慰病夫。涸鱼思雨润,僵燕望雷苏。
诏下因颁朔,恩移讵省辜。诳天犹指鹿,依社尚凭狐。
度岭瞻牛斗,浮江淬辘轳。未平人睚眦,谁惧鬼揶揄。
盆浦潮通楚,匡山地接吴。庾楼清桂满,远寺素莲敷。
仿佛皆停马,悲欢尽隙驹。旧交封宿草,衰鬓重生刍。
万戟分梁苑,双旌寄鲁儒。駸駸移岁月,冉冉近桑榆。
疲马愁千里,孤鸿念五湖。终当赋归去,那更学杨朱。

堂下幽芳自可人,北风一为屏埃尘。
上元簪珥玲珑玉,却曳青霞霜女裙。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
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
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荒寺古江滨,莓苔地绝尘。长廊飞乱叶,寒雨更无人。
栗不和皱落,僧多到骨贫。行行行未得,孤坐更谁亲。

寺门和鹤倚香杉,月吐秋光到思嚵。将法传来穿泱漭,
把诗吟去入嵌岩。模糊书卷烟岚滴,狼藉衣裳瀑布缄。
不断清风牙底嚼,无因内殿得名衔。


温庭筠 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