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寥落云外山,迢遥舟中赏。
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
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
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
何处寄想思,南风吹五两。


译文/注解

译文
远处稀疏冷落的山峦,在船里向远处观赏。
从长江上游出发的时候,军乐队奏乐送行,乐声晌彻整个秋空。
大地辽阔,古城长满了野草,天上的月亮很明亮,江中的寒潮很大。
按时祭祀报答神明所降福泽,并且解渔网放生。
向哪里寄托相思之情呢?南风很大,船行驶得又很快。

注释
宇文太守:此人不详。太守,官名,一郡之长官。秦时称郡守,自汉时称太守。
赴:这里是赴任的意思。
宣城:据《唐书·地理志》载:“江南西道有宣州宣城郡。”在今安徽省宣城县。
寥落:稀少、冷落。
迢遥:遥远。
赏:欣赏。
铙(náo)吹:军乐队奏乐。铙,古代军中的乐器,象铃铛,有柄,但没有中间的锤。吹,管乐。
秋空:秋季的天空。
清响:清越的音响。
地迥(jiǒng):大地辽阔,辽远。
芜:长满野革,荒芜。
寒潮:带有寒意的潮水。
广:大。
赛神:旧时祭祀酬报神恩,这是一种迷信活动。
敬亭:敬亭山,在宣城北,山上有庙,庙里的神叫梓华府君。
解:解开。
罟(gǔ)师:渔夫,打鱼的人。罟,捕鱼的网。
寄:寄托。
吹五两:古代以风力足以鼓动起船帆为吹五两。五两,由鸡毛做成的重五两的觇测风力之物,系在船尾以候风。

赏析

这首诗前四句是倒写,实际上应是“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诗人的船从西江出发,秋天的天空发出清脆的响声。外面的云山外多么冷落,清静。诗人从舟中远远地看着两岸,欣赏这自然景色。其时据《王维年谱》载:“王维……迁殿中侍御史。是冬,知南选,自长安经襄阳、郢州、夏口至岭南。”

接下来四句“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写诗人己到夏口接近宣城地界看到与想到的。着到的是,古城荒芜,月明清辉,寒潮阵阵;想到的是,宇文太守赴宣城,宣城一是能治理好的。王维把宇文太守比作比敬亭神还灵验的人。据文献记载,当时宣城已旱了五年,当地有些农民竟自逃至山洞中,聚众反抗官府。民穷豪富,境遇迥异,急需一个能干的太守到来。刘禹锡作为“知南选”,王维挑选宇文作宣城太守,他是充满信心,寄于厚望。诗人接下又说,宇文太守的到来,好像替渔夫解开乱网。事实证明,宇文太守到宣城以后把宣城治理得津津有条,得到人民的爱戴,秩序很快安定。

最后两句“何处寄相思,南风摇五两”,写诗人对宇文太守的思念,表现他与宇文太守的友情。送走了宇文太守,诗人折回前往岭南。一路上南风习习,刘禹锡作还想着这段时间与宇文太守相处的情况,仍念念不忘。诗人自问自答:“何处寄想思,南风摇五两。”这里的“想思”作“想念”讲。五两,谓两只配成一双。《诗经·齐风·南山》:“葛屦五两,冠緌双止。”朱熹集传:“两,二履也。”王夫之稗疏:“按此‘五’字当与伍通,行列也。言陈履者,必以两为一列也。”作者借用此典,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这首诗写送友人的诗,景物信手拈来,淡远之境自见,借景寓情,以景衬情。诗中用典,直抒胸意,感情真挚,具有淳朴深厚之美,也流露诗人自己的隐痛。

推荐诗文



想田家作苦区区,有斗酒豚蹄,畅饮歌呼。瓦钵瓷瓯,村箫社鼓,落得妆愚。吾将种牵衣自舞,妇秦人击缶相娱。儿女供厨,仆妾扶舆,无是无非,不乐何如?



鳜鱼肥流水桃花,山雨溪风,漠漠平沙。箬笠蓑衣,笔床茶灶,小作生涯。樵青采芳洲蓼牙,渔童薪别浦兼葭。小小渔舟差,泛宅浮家,一舸鸱夷,万顷烟霞。



正山寒黄独无苗,听斤斧丁丁,空谷潇潇。有涧底荆薪,淮南丛桂,吾意堪樵。赤脚婢香粳旋捣,长须奴野菜时挑。云暗山腰,水沍溪桥,日暮归来,酒满山瓢。



被野猿山鸟相留,药解延年,草解忘忧。土木形骸,烟霞活计,麋鹿交游。闷来访箕山许由,闲时寻崧顶丹丘。莫莫休休,荡荡悠悠,挈子携妻,老隐南州。

疏斋同赋木犀

似娟娟日暮娥皇,翠袖天寒,静倚修篁。怅望夫君,低回掩抑,淡尽啼妆。贴体衫儿淡黄,掩胸诃子金装。高洁幽芳,一片秋光,满地清香。

同文子方饮南城即事

锁烟霞曲径萦回,梦不到人间,舞榭歌台。铅鼎丹砂,玄霜玉杵,钟乳金钗。记画烛清樽夜来,映梨花淡月闲斋。翠壁丹崖,流水桃源,古木天台。

送王叔能赴湘南廉使

正黄尘赤日长途,便雷奋天池,教雨随车。把世外炎氛,人间热恼,一洗无余。展洙泗千年画图,纳潇湘一道冰壶。报政何如?风动三湘,霜满重湖。喜潇湘一派澄清,觉松柏坚贞,兰慧芳馨。田里歌谣,官曹整暇,牒诉轻平。快野寺寻春酒醒,喜邮亭问俗诗成。传语湘灵,又只恐东风,吹上瑶京。

闲居自适

饷春晴小小蓝舆,聊唤茅柴,试买溪鱼。村北村南,山花山鸟,尽意相娱。与农父忘形尔汝,醉归来不记谁扶。早赋归欤,却恨红尘,不到吾庐。

张肖斋总管席间

小亭轩客散留髧,添酒回灯,草草盘飧。问甚花落花开,春来春去,覆雨翻云。莫孤负田家瓦盆,且留连茅舍洼樽。选甚清浑,论甚朝昏,擗掉会闲里光阴,醉里乾坤。

再过村肆酒家

軃双丫十八鬟儿,春日当垆,袅袅腰肢。徙倚心招,依稀眉语,记得前时。探锦囊都无酒赀,恨邮亭不售新诗。可惜胭脂,转首空枝,千里关山,一段相思。


仕女圆社气球双关
包藏着一团儿和气,踢弄出百般可妙。共子弟每轻兼痛膝,海将来怀儿中
搂抱。你看那里勾外兼,虚挑实蹑,亚股剪刀。他来的你论道儿真,寻的你查
头儿是,安排的科范儿牢,子弟呵知他踢疼了你多多少少。
【元和令】露金莲些娘大小,掉兼强抢炮。云肩轻摆动小蛮腰,海棠花
风外袅。那踪换步,做弄出人娇,巧丹青难画描。
【上马娇】身段儿直,掖样儿娇,挺拖更妖娆。你看他拐儿扇尖儿挑舌儿哨。
子弟敲,腾的将范儿挑。
【胜葫芦】却便似孤凤求凰下九霄,兼儿靠手儿招,撇演的个庞儿慌张了。
他地穿兼抹膝,摩肩擦背,偷入步暗勾挑。
【幺篇】抵多少对舞霓裳按六么,惯摇摆会躯劳,支打猜拿直恁般巧。你看
他行针走线,拈花摘叶,即世里带着虚嚣。
【后庭花】你看他打ㄐ拾云外飘,蹬圆光当面绕。玉女双飞鬓,仙人大过桥。
那丰标!勤将水哨。把闲家扎垫的饱,六老儿睃趁的早,脚步儿赶趁的巧。只休
教细褪了,永团圆直到老。
【青歌儿】呀!六踢儿收拾、收拾的稳到,科范儿掣荡、掣荡的坚牢,步步
相随节节高。场户儿宽绰,步骤儿虚嚣,声誉儿蓬勃,解数儿崎。一会家脚
此鲸鳌,背掣猿猱,乱下风雹,浪滚波涛。直踢的腮儿红脸儿热,眼见涎腰儿
软。那里管汗湿酥胸,香消粉脸,尘拂蛾眉。由古自抖搜着精神倒拖鞭,三跳涧。
滴滴溜瑶台上,莺落架燕归巢。他地加斤节乘欢笑。
【寄生草】同避着鸳鸯拐,堤防着左右抄。跷跟儿掩映着真圈套,里勾儿藏
掖着深窟窍,过肩儿撒放下虚笼罩。挑尖儿快似点钢枪,凿膝儿紧似连珠炮。
【幺篇】本是座风流社,翻做了莺燕巢。扳搂儿搂定肩儿靠,锁腰儿锁住膝
儿掉,折跛儿跛住兼儿跷,俊庞儿压尽满园春,刀麻儿踢倒寰中俏。
【尾声】解卸了一团儿娇,稍遍起浑身儿俏。似这般女校尉从来较少。随圆
社常将蹴リ抱抛,占场儿陪伴了些英豪。那丰标!体态妖娆。错认范的郎君他跟
前入一脚,点着范轻轻的过了,打重他微微含笑。那姐姐见球来忙把脚儿跷。


阳春布暖,又还见、光景如梭催逼。帝里皇都人共道,好个前时春色。默默暗沈,含颦不语,此意谁人识。何如索笑,放开说尽端的。
须信漏泄风光,百花头上,报一枝消息。多少园林应次第,迤逦排红骈白。金鼎芳滋,玉堂璀璨,趁取佳时节。东君归后,绿阴依旧南陌。


回望湓城远,西风吹荻花。暮潮江势阔,秋雨雁行斜。
多醉浑无梦,频愁欲到家。渐惊云树转,数点是晨鸦。


夜久喧暂息,池台惟月明。
驻清景,日出事还生。

王维 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