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周协律

五十钱唐守,应为送老官。滥蒙辞客爱,犹作近臣看。
凿落愁须饮,琵琶闷遣弹。白头虽强醉,不似少年欢。


推荐诗文

碑折松枯山火烧,夜台从闭不曾朝。
那将逝者比流水,流水东流逢上潮。


仙教生为门,仙宗静为根。持心若妄求,服食安足论。
铲惑有灵药,饵真成本源。自当出尘网,驭凤登昆仑。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铭曰:

“呜呼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哉!


庭院深深,异香一片来天上。傲春迟放。百卉皆推让。
忆昔西都,姚魏声名旺堪惆怅。醉翁何往。谁与花标榜。


粉闱深锁唱同人,正是终南雪霁春。
闲系长安千匹马,今朝似减六街尘。

白居易 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