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奇 - 崔玄微

唐天宝中,处士崔玄微洛东有宅。耽道,饵术及茯苓三十载。因药尽,领僮仆辈入嵩山采芝,一年方回。宅中无人,蒿莱满院。时春季夜间,风清月朗。不睡,独处一院,家人无故辄不到。

三更后,有一青衣云:“君在院中也。今欲与一两女伴过,至上东门表姨处,暂借此歇,可乎?”

玄微许之。须臾,乃有十余人,青衣引入。有绿裳者前曰:“某姓杨。”

指一人,曰:“李氏。”

又一人,曰:“陶氏。”

又指一绯小女,曰:“姓石,名阿措。”

各有侍女辈。玄微相见毕,乃坐于月下,问行出之由。对曰:“欲到封十八姨数日,云欲来相看,不得。今夕众往看之。”

坐未定,门外报:“封家姨来也。”

坐皆惊喜出迎。杨氏云:“主人甚贤,只此从容不恶,诸亦未胜于此也。”

玄微又出见封氏,言词泠泠,有林下风气,遂揖入坐。色皆殊绝。满座芳香,馥馥袭人。诸人命酒,各歌以送之,玄微志绎其二焉。有红裳人与白衣送酒,歌曰:“皎洁玉颜胜白雪,况乃当年对芳月。沈吟不敢怨春风,自叹容华暗消歇。”

又白衣人送酒,歌曰:“绛衣披拂露盈盈,淡染胭脂一朵轻。自恨红颜留不住,莫怨春风道薄情。”

至十八姨持盏,性颇轻佻,翻酒污阿措衣。阿措作色曰:“诸人即奉求,余即不知奉求耳。”

拂衣而起。十八姨曰:“小女弄酒!”

皆起,至门外别;十八姨南去,诸人西入苑中而别。玄微亦不知异。

明夜又来,云:“欲往十八姨处。”

阿措怒曰:“何用更去封妪舍,有事只求处士,不知可乎?”

阿措又言曰:“诸侣皆住苑中,每岁多被恶风所挠,居止不安,常求十八姨相庇;昨阿措不能依回,应难取力。处士倘不阻见庇,亦有微报耳。”

玄微曰:“某有何力,得及诸女?”

阿措曰:“但处士每岁岁日,与作一朱幡,上图日用五星之文,于苑东立之,则免难矣。今岁已过;但请至此月二十一日平旦,微有东风,即立之,庶夫免患也。”

玄微许之。乃齐声谢曰:“不敢忘德。”

拜而去。玄微于月中随而送之,逾苑墙,乃入苑中,各失所在。依其言,至此日立幡。是日东风振地,自洛南折树飞沙,而苑中繁花不动。玄微乃悟:诸女曰姓杨、李、陶,及衣服颜色之异,皆众花之精也;绯衣名阿措,即安石榴也;封十八姨,乃风神也。后数夜,杨氏辈复至愧谢。各裹桃李花数斗,劝崔生:“服之可延年却老。愿长如此住,卫护某等,亦可致长生。”

至元和初,玄微犹在,可称年三十许人。

又,尊贤坊田弘正宅中门外,有紫牡丹成树,发花千余朵;花盛时,每月夜,有小人五、六,长尺余,游于花上。如此七、八年。人将掩之,辄失所在。

目录

板桥三娘子 补江总白猿传 曾季衡 车中女子 陈鸾凤 陈义郎 楚儿 崔护 崔慎思 崔书生 崔思兢 崔炜 崔玄微 崔张自称侠 邓厂 邓甲 定婚店 东城老父传 东阳夜怪录 窦乂 杜牧 杜子春 樊夫人 飞烟传 封陟 冯俊 冯燕传 负情侬传 高昱 古镜记 古岳渎经 郭纯 郭元振 何婆 红线 红线传 华州参军 画琵琶 霍小玉传 吉顼 嘉兴绳技 贾人妻 江叟 蒋武 金刚仙 京都儒士 昆仑奴 兰亭始未记 离魂记 李黄 李回 李勣 李俊 李謩 李庆远 李使君 李娃传 李卫公靖 李睍 李章武传 廉广 灵应传 刘崇龟 柳氏传 柳毅传 卢涵 庐江冯媪传 骆宾王 闾丘子 绿翘 马待封 马拯 卖䭔媪 妙女传 冥音录 南柯太守传 尼妙寂 聂隐娘 宁茵 裴谌 裴航 破镜重圆 齐推女 虬髯客传 却要 人虎传 任氏传 三梦记 僧侠 杀妻者 上清传 申屠澄 宋之愻 苏无名 孙恪 唐宝记 陶尹二君 田膨郎 田氏子 王积薪 王居贞 王生 王燧 王维 王之涣 王知古 韦皋 韦自东 维扬十友 温京兆 文萧 翁彦枢 无双传 吴保安 吴堪 吴全素 武瞾传 峡口道士 湘中怨解 萧旷 谢小娥传 秀师言记 许老翁 许栖岩 宣慈寺门子 薛昌绪 薛伟 薛昭 阎玄一 颜浚 阳城 杨娼传 杨叟 杨太真外传 杨虞卿 姚坤 姚氏三子 叶静能 叶限 义侠 莺莺传 元柳二公 苑抽 张藏用 张老 张利涉 张无颇 张住住 张鷟 长恨歌传 赵存 赵合 枕中记 郑德璘 中山狼传 周邯 周秦行纪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