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作杂剧两种:《韩湘子三赴牡丹亭》属神仙度脱剧,《陶朱公范蠡归湖》是隐逸乐道剧,皆演述历史人物故事,曲折反映作者对蒙元统治阶级所采取的不合作态度。可惜两种杂剧仅存残本,难于深入了解作家思想与作品价值。赵氏杂剧,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言其“词如太华清云”。这主要是针对其杂剧的神仙度脱与隐逸乐道之思想而言,也指其语言风格。朱权曾云:“白无咎之词如太华孤峰”、“孑然独立,岿然挺出,若孤峰之插
晴昊,使人莫不仰视也。宜乎高荐。”白氏因一首〔正宫〕《鹦鹉曲》,其语言通俗,含义极深,耐人寻味,且声调皆美,难于唱和。朱权由此把它推为曲中“最上品”。其《范蠡归湖》残曲,同有如此特点,而且更是清丽自然,如“太华清云”,不仅使人仰视,还给人“神游广漠,寄情太虚”之感。这种艺术感受,朱权也感到有点说不清,难以言明,遂感叹赵氏等人的杂剧,“俱是杰作,尤其胜于前列者(指白氏等人)。其词势非笔舌可能拟。真词林之英杰也。”
一片倒山屏,何时隳洞门。屹然空阔中,万古波涛痕。
我意上帝命,持来压泉源。恐为庚辰官,囚怪力所掀。
又疑广袤次,零落潜惊奔。不然遭霹雳,强半沈无垠。
如何造化首,便截秋云根。往事不足问,奇踪安可论。
吾今病烦暑,据簟常昏昏。欲从石公乞,莹理平如璊.
前后植桂桧,东西置琴尊。尽携天壤徒,浩唱羲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