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作杂剧两种:《韩湘子三赴牡丹亭》属神仙度脱剧,《陶朱公范蠡归湖》是隐逸乐道剧,皆演述历史人物故事,曲折反映作者对蒙元统治阶级所采取的不合作态度。可惜两种杂剧仅存残本,难于深入了解作家思想与作品价值。赵氏杂剧,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言其“词如太华清云”。这主要是针对其杂剧的神仙度脱与隐逸乐道之思想而言,也指其语言风格。朱权曾云:“白无咎之词如太华孤峰”、“孑然独立,岿然挺出,若孤峰之插
晴昊,使人莫不仰视也。宜乎高荐。”白氏因一首〔正宫〕《鹦鹉曲》,其语言通俗,含义极深,耐人寻味,且声调皆美,难于唱和。朱权由此把它推为曲中“最上品”。其《范蠡归湖》残曲,同有如此特点,而且更是清丽自然,如“太华清云”,不仅使人仰视,还给人“神游广漠,寄情太虚”之感。这种艺术感受,朱权也感到有点说不清,难以言明,遂感叹赵氏等人的杂剧,“俱是杰作,尤其胜于前列者(指白氏等人)。其词势非笔舌可能拟。真词林之英杰也。”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大块赋形,皇览揆予,俾尔昌而寿。嗟壮游。岁月老征裘。向秋来、顿如蒲柳。桂开又。鲈鲙蟹橙正美,故人应忆传杯手。想薜荔岩峦,梧桐庭院,当时风景依旧。对斜阳、极目倚危楼。问一舸、何时过吴头。乘下泽车,戴华阳巾,锦衣游昼。
犹。客有名流。交情金石襟期厚。双湖烟艇里,剑锋紫气冲斗。剩妙墨淋漓,清歌发越,未应独步诗千首。待挂了衣冠,来寻杖屦,陪君此乐须有。到如今、不愿酒泉侯。愿生入、玉门早归休。任远人、从问安否。梁园宾客虽富。谁出相如右。相逢身健,时平无事,是处溪山明秀。与君举斝若为酬。有年年、人月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