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凤凰形发髻盘成空花,袅娜腰肢温润轻柔。转移变换莲步,像汉宫赵飞燕那般美艳风流。鼋鼓疾响演奏《梁州》舞曲,随舞曲翻飞绣着鹧鸪的春罗衣袖。送上锦缎缠头,情郎哥错认成风前的春柳。
注释⑴飞燕:用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典故:《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孝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学歌舞,号曰飞燕。”
⑵鼍(tuó)鼓:用鼍皮蒙的鼓。《诗经·大雅·灵台》:“鼍鼓逢逢。”鼍,即扬子鳄。梁州:指《梁州》大曲。
⑶刘郎:一般采用刘晨、阮肇天台山遇仙的典故,喻指情郎。刘义庆《幽明录》记载:汉明帝永平五年﹐会稽郡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采药,遇两丽质仙女,被邀至家中,并招为婿。刘晨又被称为刘郎。
“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曲牌。这首小令描写人体造型的艺术魅力。全曲紧扣着舞姿来写。“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从发式和体形两者点染舞者的精致装饰和天生丽质。“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描写舞者的具体形象。作者抓住舞的基本特征,用轻衫飘舞、莲步轻移、罗袖翻飞的动态形象,和汉宫赵飞燕“旧风流”的恰当联想,以及突出鼍鼓频催、《梁州》大曲伴唱的舞乐特点,简练、准确而又生动地描绘了舞姿的优美和场面气氛的热烈。“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用作为观众代表的“刘郎”眼光,用他“错认风前柳”的幻觉形象,渲染、强调了舞者留给观众的难忘印象。
这首小令写法极其夸张,强调了舞蹈艺术的感染力量,使人有如见如闻之感,其用语之典雅、清丽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一派明云荐爽,秋不住,碧空中响。
如此江山徒莽苍。
伯符耶?
寄奴耶?
嗟已往。
十载羞厮养,孤负煞,长头大颡。
思与骑奴游上党。
趁秋晴,(足庶)莲花,西岳掌。
耿耿秋情欲动,早喷入霜桥笛孔。
快倚西风作三弄。
短狐悲,瘦猿愁,啼破冢。
碧落银盘冻,照不了,秦关楚陇。
无数蛰吟古砖缝。
料今宵,靠屏风,无好梦。
海上一蓑笠,终年垂钓丝。沧洲有深意,冠盖何由知。
直钩不营鱼,蜗室无妻儿。渴饮寒泉水,饥餐紫朮芝。
鹤发披两肩,高怀如澄陂。尝闻仙老言,云是古鸱夷。
石窦閟雷雨,金潭养蛟螭。乘槎上玉津,骑鹿游峨嵋。
以人为语默,与世为雄雌。兹焉乃磻溪,豹变应须时。
自古隐沦客,无非王者师。
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
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
偶为群盗得,毫缕无馀赢。货财足非吝,二女皆娉婷。
苍黄见驱逐,谁识死与生。便当此殒命,休复事晨征。
一闻激高义,眦裂肝胆横。挂弓问所往,趫捷超峥嵘。
见盗寒涧阴,罗列方忿争。一矢毙酋帅,馀党号且惊。
麾令递束缚,纆索相拄撑。彼姝久褫魄,刃下俟诛刑。
却立不亲授,谕以从父行。捃收自担肩,转道趋前程。
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父子更抱持,涕血纷交零。
顿首愿归货,纳女称舅甥。道安奋衣去,义重利固轻。
师婚古所病,合姓非用兵。朅来事儒术,十载所能逞。
慷慨张徐州,朱邸扬前旌。投躯获所愿,前马出王城。
辕门立奇士,淮水秋风生。君侯既即世,麾下相欹倾。
立孤抗王命,钟鼓四野鸣。横溃非所壅,逆节非所婴。
举头自引刃,顾义谁顾形。烈士不忘死,所死在忠贞。
咄嗟徇权子,翕习犹趋荣。我歌非悼死,所悼时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