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译文/注解

译文
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妇,
他天天把相会的佳期耽误。
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
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

注释
①江南曲:古代歌曲名。乐府《相和歌》曲名。这是一首拟乐府,写得很有民歌色彩。
②瞿塘贾:在长江上游一带作买卖的商人。瞿塘:指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贾:商人。
③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④潮有信:潮水涨落有一定的时间,叫“潮信”。
⑤弄潮儿:潮水涨时戏水的人,或指潮水来时,乘船入江的人。

赏析

这首诗吸取了乐府民歌的长处,语言明白如话,却又耐人寻味。诗歌以白描的手法叙述了一位商人妇的心声。诗歌前两句以平实见长,后两句则想落天外,出语惊人:“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夫婿无信,而潮水有信,早知如此,应当嫁给弄潮之人。“弄潮儿”至少会随着有信的潮水按时到来,不至于“朝朝误妾期”啊!这是思妇在万般无奈中生发出来的奇想。“早知”二字写出她幽怨的深长,不由得自伤身世,悔不当初。“嫁与弄潮儿”,既是痴语,也是苦语,写出了思妇怨怅之极的心理状态,虽然是想入非非,却是发乎至情。

这首诗运笔自然,但内在的逻辑很严密。思妇由夫婿“朝朝”失信,而想到潮水“朝朝”有信,进而生发出所嫁非人的悔恨,细腻地展示了由盼生怨、由怨生悔的内心矛盾。全诗感情真率,具有浓郁的民歌气息。

推荐诗文

六龙鸣玉銮,九折步云端。河络南浮近,山经北上难。
羽仪映松雪,戈甲带春寒。百谷晨笳动,千岩晓仗攒。
皇心感韶节,敷藻念人安。既立省方馆,复建礼神坛。
扈跸参天老,承荣忝夏官。长勤百年意,思见一胜残。

先帝未半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危急存亡也。臣不忘身者,先帝殊遇陛下也。开张圣听先帝遗德恢弘,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路也。

宫中府中臧否,不宜异同。若作奸犯科善者,宜陛下;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中、郎郭攸、费祎、董允等,良实忠纯是以先帝简拔陛下:愚宫中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昔日,先帝曰“”,是以:愚事,悉以咨之,必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贤臣,远小人,先汉所以也;小人,远贤臣,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与臣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则汉室,可计日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性命乱世,不闻达诸侯。先帝卑鄙枉屈,三草庐中,事,由是感激,遂先帝驱驰后值倾覆,受任败军际,奉命危难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来,夙夜忧叹,恐托不效,先帝五月渡,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已足,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驽钝攘除奸凶复汉室,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斟酌损益,进尽,则攸、祎、允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罪,先帝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祎、允等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远离,不知所言


蒋山南望近西坊,亭馆依然锁院墙。天子未尝过细柳,
将军寻已戍敦煌。欹倾怪石山无色,零落圆荷水不香。
为将为儒皆寂寞,门前愁杀马中郎。


碧嶂猿啼夜,新秋雨霁天。
谁人爱明月,露坐洞庭船。


蜀江波影碧悠悠,四望烟花匝郡楼。
不会人家多少锦,春来尽挂树梢头。


李益 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