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吟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译文/注解

译文
长城少年是仗义轻生的侠客,夜里登上戍楼看太白的兵气。
陇山上的明月高高照临边关,陇关上的行人夜晚吹起羌笛。
关西地区来的老将不胜悲愁,驻马倾听笛声不禁老泪横流。
身经大大小小百余次的战斗,部下偏将都被封为万户之侯。
苏武归汉后只被拜为典属国,节上旄头徒然落尽北海西头。

注释
陇头吟:汉代乐府曲辞名。陇头,指陇山一带,大致在今陕西陇县到甘肃清水县一带。
长安:一作“长城”。游侠:古称豪爽好结交,轻生重义,勇于排难解纷的人。《韩非子·五蠹》:“废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属。”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南朝梁元帝《登堤望水》诗:“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太白:太白星,即金星。古人认为他主兵象,可据以预测战事。
陇头:陇山。借指边塞。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迥(jiǒng):远。
行人:出行的人,出征的人。《管子·轻重己》:“十日之内,室无处女,路无行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汉书·萧何传》:“关中摇足,则关西非陛下有也。”
驻马:使马停下不走。唐蒋吉《高溪有怀》诗:“驻马高溪侧,旅人千里情。”
麾下:即部下。《史记·秦本纪》:“缪公与麾下驰追之,不能得晋君。”偏裨(pí):偏将,裨将。将佐的通称。《汉书·冯奉世传》:“典属国任立、护军都尉韩昌为偏裨,到陇西,分屯三处。”
典属国:汉代掌藩属国事务的官职。品位不高。
节旄:旌节上所缀的牦牛尾饰物。《汉书·苏武传》:“(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指旌节。落尽:一作“空尽”,一作“零落”。海西:一作“海南”。

推荐诗文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此岁长安逢至日,
下阶遥想雪霜寒。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我生求羽化,斋沐造仙居。葛蔓没丹井,石函盛道书。
寒松多偃侧,灵洞遍清虚。一就泉西饮,云中采药蔬。
山空蕙气香,乳管折云房。愿值壶中客,亲传肘后方。
三更礼星斗,寸匕服丹霜。默坐树阴下,仙经横石床。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
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


一宿空江听急流,仍同贾客坐归舟。远书来隔巴陵雨,
衰鬓去经彭蠡秋。不拟为身谋旧业,终期断谷隐高丘。
吾宗尚作无憀者,中夜闲吟生旅愁。

长安城东洛阳道,车轮不息尘浩浩。
争利贪前竞著鞭,相逢尽是尘中老。
日晚长川不计程,离群独步不能鸣。
赖有青青河畔草,春来犹得慰羁情。

王维 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