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野外的烟气冰冷的雨水令人更加悲伤,泪水浸湿了衣领我都浑然不知。
没有了春风河岸的芦苇依旧碧绿,就好像我当初送你过江的时候一样。
注释⑴和甫:王安石弟王安礼。龙安:即龙安津,在江宁城西二十里。吴氏女子:王安石的长女,吴安持的妻子。古时女子出嫁后,从夫姓,称某氏。
⑵助人悲:人本已伤别,烟雨荒凉更加重这种悲伤。
⑶春风沙际绿:春风吹拂,沙边草青。
⑷一如:一切都像。汝:吴氏女子。
王安石是一位大政治家,也是一位有丰富感情和平凡心的平常人。他这首借送弟兼寄女儿的诗,充分表现了一个兄长、一个父亲对亲人的深厚感情。这首诗实是写给女儿的,是为了送弟的缘故,来到龙安江边,触景生情,想起女儿出嫁时的复杂心情,不由得再次泪下沾衣。封建社会女子出嫁后,与父母的关系就疏远了,骨肉分别,给父亲的心灵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孩子的家庭幸福又是父母所期盼的,因而分别时心情十分矛盾复杂。在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很少有父亲如此真实地表露对女儿出嫁的种种无可名状的心态,王安石却深切真实地写出了一个平凡的父亲的心情。
诗的前两句说来到江边送弟,同样的荒烟凉雨,同样的骨肉分离,这种场面又一次经历,怎不让人泪下沾衣。诗人说“泪下”而又“不自知”,正写出了站在江边遥望亲人远去时痴凝的神态,其中感情深厚沉郁。后两句说,除了春风吹绿了沙滩这一点与当年不同,一切都和当年送你出嫁时是一样的让人伤感。而“除却”一句又特巧妙,把春来草绿、凄迷伤情的景色特点反而加强了,风物一如往日,而今亲人却各自东西,心里必会伤怀和感慨。
去年春似今年春,依旧野花愁杀人。犍为县里古城上,
开是好花飞是尘。戏蝶狂蜂相往返,一枝花上声千万。
时节先从暖处开,北枝未发南枝晚。江城太守须髯苍,
忽然置酒开华堂。歌儿舞女亦随后,暂醉始知天地长。
顷年曾作东周掾,同舍寻春屡开宴。斗门亭上柳如丝,
洛水桥边月如练。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坐客争吟云碧句,美人醉赠珊瑚钗。日往月来何草草,
今年又校三年老。槽中骏马不能骑,惆怅落花开满道。
为报时人知不知,看花对酒定无疑。君看野外孤坟下,
石羊石马是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