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秋日即目应制

上苑通平乐,神池迩建章。楼台相掩映,城阙互相望。
缇油泛行幔,箫吹转浮梁。晚云含朔气,斜照荡秋光。
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槿散凌风缛,荷销裛露香。
仙歌临枍诣,玄豫历长杨。归路乘明月,千门开未央。

推荐诗文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皆可以;果蔬草木,皆可以。推此类也,吾安往不乐?

夫所为求褔辞祸者,以褔可喜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辞褔。夫求祸辞褔,人之也哉?物有以之矣。彼游于物之内,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生,忧乐出,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蔽采椽之居;湖山之观,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盗贼满野,狱讼充斥;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新之。时相与览,放意肆志。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吊其不终。台高安,深明,夏凉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园蔬,取池鱼,酿酒,脱粟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不乐者,游于物之外也。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石林精舍武溪东,夜扣禅关谒远公。月在上方诸品静,
僧持半偈万缘空。秋山竟日闻猿啸,落木寒泉听不穷。
惟有双峰最高顶,此心期与故人同。

一榼扶头酒,泓澄泻玉壶。十分蘸甲酌,潋艳满银盂。
捧出光华动,尝看气味殊。手中稀琥珀,舌上冷醍醐。
瓶里有时尽,江边无处沽。不知崔太守,更有寄来无。


自别丘中隐,频年哭路岐。辛勤今若是,少壮岂多时。
露滴阴虫苦,秋声远客悲。晚营严鼓角,红叶拂旌旗。
北阙虚延望,西林久见思。川流寒水急,云返故山迟。
落照游人去,长空独鸟随。不堪风景隔,忠信寡相知。


上官仪 简介
上官仪(约608~665年1月4日)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生于江都。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唐高宗时供职门下省,颇受唐高宗和武则天的赏识。龙朔二年(662年),成为宰相。后来高宗不满武后跋扈,上官仪向高宗建议废后,高宗亦以为然,由上官仪草诏。武后涕泣陈请,事遂中缀,自此武后深恶上官仪。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被诛,家产和人口被抄没,其一子上官庭芝也同时被诛杀。中宗即位后,因上官庭芝女上官婉儿为昭容,对上官仪父子有所追赠,绣像凌烟阁,追封为楚国公。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