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雪聊相比,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


译文/注解

译文
梅花轻盈妩媚的姿态映照在溪水里,就好像仙女用衣袖遮面,严肃矜持地从瑶台上下来。
梅花虽有些妒忌白雪,但在洁白无瑕上,姑且还可以让雪与自己相比;而对于艳丽的春光,却敢于超越它,绝不随顺于它之后。
梅花偶然间与诗人相见,就好像是为了诗人的饮酒赏花而开放。
若是长在秦楼边的话,简直能作弄玉的媒人了。

注释
⑴掩敛:用衣袖遮面,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样子。瑶台:美玉砌成的楼台,神话中神仙所居之地。
⑵妒:嫉妒。聊:姑且。
⑶欺:超越。逐:随着。
⑷佳客:指诗人。
⑸冻醪:冬天酿造,春天饮用的酒。
⑹“若在”二句:秦楼、弄玉:《列仙传》记:“萧史者,秦穆公时人,吹箫作鸾凤之响,穆公文弄玉妻焉。日与楼上吹箫作风鸣,凤来止其屋,为作凤台。”堪:能。

赏析

全诗紧紧围绕梅花的美去写,使梅花的形象得到了完美的塑造。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这两句主要描写梅花的姿态优美。轻盈的梅花,映照着如碧的溪水,实景与倒影浑然一体,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为了进一步突出梅花的轻盈之美,作者又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梅花比成一群从瑶台翩然而降的仙女,舞姿曼妙,如惊鸿游龙,令人魄荡魂驰。“始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由于梅花太美了,所以雪花嫉妒,但却又不能同它相比;春天被欺,也不敢再迈动轻快的脚步。这两句从侧面烘托了梅花的美丽动人。“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当作者偶然同客人一起去观赏梅花时,他发现如斯艳丽的梅花仿佛是为了冬酿的酒而开,因为赏梅花,饮美酒乃人生之一大快事,故有“似为冻醪开”的遐想。

最后两句“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假设梅花长在秦楼的旁边,它完全可以以自己的美做弄玉的大媒人,而不会为他人所见笑的。这两句进一步突出梅花的美。

推荐诗文

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舟楫欹斜疾,鱼龙偃卧高。
渚花兼素锦,汀草乱青袍。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


冷涵秋水碧溶溶,一片澄明见底空。有日晴来云衬白,
几时吹落叶浮红。香啼蓼穗娟娟露,乾动莲茎淅淅风。
凌晓无端照衰发,便悲霜雪镜光中。


夜滴研朱,晨妆试酒,寒树偷分春艳。赋冷吴江,一片试霜犹浅。惊汉殿、绛点初凝,认隋苑、彩枝重翦。问仙丹,炼熟何迟,少年色换已秋晚。
疏枝频撼暮雨,消得西风几度,舞衣吹断。绿水荒沟,终是赋情人远。空一似、零落桃花,又等闲、误他刘阮。且留取,闲写幽情,石阑三四片。


虎溪闲月引相过,带雪松枝挂薜萝。
无限青山行欲尽,白云深处老僧多。


十亩苍苔绕画廊,几株红树过清霜。
高情还似看花去,闲对南山步夕阳。


杜牧 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