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

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


译文/注解

译文
长叹愁思,与你离别之情,攀爬在稀疏的柳枝上、折断的梅枝上、还有西部的楼台上,难舍难分。
千里之外的边关覆盖在春雪里,远去的雁群已经飞来,却不见你的身影。那长叹愁思,只有月亮的影子在西北戈壁滩上徘徊。

注释1.定西番: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此调有不同格体,俱为双调,这里列举一体,三十五字,上片四句一仄韵两平韵:下片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四平韵为主,三仄韵借叶。
2.汉使:本指汉朝出使西域的官员,这里泛指远戍西陲的将士。
3.攀弱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4.折寒梅:折梅花以赠远人。南朝宋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5.上高台:登台遥望,以寄乡思。
6.玉关: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
7.羌(qiāng)笛: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
8.月徘徊:意谓月亮也被凄怨的笛声所感动而在空中徘徊。

赏析

此词表现征人思妇的离愁别怨。

上片采用铺叙的手法。点明人物、时间、情事,追述征人当年离别的情景。“攀弱柳”句,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组接成动人的离别画面,蕴含着依依难舍的深情。攀柳、折梅、上高台,这些动作均围绕“汉使离别”这一中心而层层展开。既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又蕴涵浓浓的离别情意。所以耐人寻味。

换头处描写思妇遥想边塞风物,“千里玉关春雪”。构成一幅富有边塞特征的辽阔苍茫的画卷,寄托着对于远方亲人的急切思念;然而“雁来人不来”,表达出失望寂寥的愁告。结末两句借助富有特征性的羌笛、明月视听意象的刻撕,消染出凄清、悲凉的情感氛围,渗透着征人思妇格外浓烈的悲。王昌龄《从军行》诗歌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无怨之意。那金闺万里愁。”温词与王诗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品摆脱了温词绮美秫艳的一般风格,而是择用歌咏边塞题材的典型意象,通过短促刚直的句式、质朴简洁的语言。更为深切自然地抒写了征人思妇的愁怨,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享受。

推荐诗文

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只留鹤一只,此外是空林。
御礼征奇策,人心注盛时。从来留振滞,只待济临危。


欲赋前贤九日诗,茱萸相斗一枝枝。
可怜宋玉情无限,争似陶潜醉不知。
绿鬓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
登高回处狂多少,笑杀襄阳拍手儿。


崔侯文章苦捷敏,高浪驾天输不尽。曾从关外来上都,
随身卷轴车连轸。朝为百赋犹郁怒,暮作千诗转遒紧。
摇毫掷简自不供,顷刻青红浮海蜃。才豪气猛易语言,
往往蛟螭杂蝼蚓。知音自古称难遇,世俗乍见那妨哂。
勿嫌法官未登朝,犹胜赤尉长趋尹。时命虽乖心转壮,
技能虚富家逾窘。念昔尘埃两相逢,争名龃龉持矛楯.
子时专场夸觜距,余始张军严韅靷。尔来但欲保封疆,
莫学庞涓怯孙膑。窜逐新归厌闻闹,齿发早衰嗟可闵。
频蒙怨句刺弃遗,岂有闲官敢推引。深藏箧笥时一发,
戢戢已多如束笋。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
当今圣人求侍从,拔擢杞梓收楛箘。东马严徐已奋飞,
枚皋即召穷且忍。复闻王师西讨蜀,霜风冽冽摧朝菌。
走章驰檄在得贤,燕雀纷拏要鹰隼。窃料二途必处一,
岂比恒人长蠢蠢。劝君韬养待征招,不用雕琢愁肝肾。
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准。晖晖檐日暖且鲜,
摵摵井梧疏更殒。高士例须怜曲蘖,丈夫终莫生畦畛。
能来取醉任喧呼,死后贤愚俱泯泯。

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霜风吹寒月,窈窕虚中上。
前声既舂容,后声复晃荡。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
信知本际空,徒挂生灭想。

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温庭筠 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