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
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


译文/注解

译文
萤火虫侥幸依靠腐草而化出,不敢靠近太阳飞舞。
它的光亮不足以照亮书卷,有时还会玷污衣衫。
微小的躯体,常在慢帐外随风飘荡,或在林边树下带雨挣扎。
等到十月到来清霜凝重时,不知会飘落在哪里去。

注释
萤火:这里指萤火虫。
幸:侥幸。
因:依靠,凭借。
敢:岂敢,不敢。
未足:不足以。
时;有时。
点:玷污。
幔:帷幔。
微:指萤火虫闪着微光。
重:清霜凝重。
飘零:漂泊。

赏析

唐中宗以后,宦官日益得势。玄宗时,多至三千人,其中有一千多人被抬上五、四、三品高位。以杨思勋、高力士最为显赫一时。比如杨思勋就被授予辅国大将军(正二品)称号,后又加骠骑大将军(从一品)称号,封虢国公。再如高力士,曾经手阅处一应进奏文表,文表所奏事项,他甚至有权自行处理,只有遇到大事方才报告皇帝。唐朝有名的将相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等,都是走高力士的后门才爬上去的。

诗人杜甫看透了“开元盛世”掩盖下的这些腐败现象,在诗中逼真地描摹萤火虫的光影形状,诗人借咏萤火虫而讽刺宦官。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句写萤火虫本质下贱,不敢在太阳下飞行的阴暗心理。“腐草出”就已经极不体面,作者又巧妙地在句首加上一个“幸”字,则显出即就是那肮脏发霉的腐草,萤火虫也只有遇到侥幸的机会,方能从中出生。另外,古代在皇宫中当宦官的人,入宫前必须接受“腐刑”(也叫“宫刑”,即男子去势)。这第一句中的“腐草”,正足以启人联想到受过腐刑的宦官。

三、四句以“未足临书卷”否定可以照人读书的传说,写萤火虫成事不足;“时能点客衣”说专以玷污别人为能事,写萤火虫败事有余。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句写萤火虫通常活动情形:它那微小的躯体,常在慢帐外随风飘荡,或在林边树下带雨挣扎。“随风”有本无根基,借势飘游的意思;“带雨’’有在将死前强作挣扎的意思。“隔慢”“傍林”写它欲潜藏形迹;“小”、“微"二字写形体,也写其本质。

最后“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两句写萤火虫不久将自行消灭,表达了作者对结束宦官专权制度的强烈愿望。

推荐诗文

花竹深,房栊好。夜阒无人到。隔窗寒雨,向壁孤灯弄余照。泪多罗袖重,意密莺声小。正魂惊梦怯,门外已知晓。
去难留,话未了。早促登长道。风披宿雾,露洗初阳射林表。乱愁迷远览,苦语萦怀抱。谩回头,更堪归路杳。


谗谤潜来起百忧,朝承恩宠暮仇雠。火烧白玉非因玷,
霜翦红兰不待秋。花落昭阳谁共辇,月明长信独登楼。
繁华事逐东流水,团扇悲歌万古愁。

十年五年岐路中,千里万里西复东。匹马愁冲晚村雪,
孤舟闷阻春江风。达士由来知道在,昔贤何必哭途穷。
闲烹芦笋炊菰米,会向源乡作醉翁。


前村夜半。每为江梅肠欲断。浅紫深红。谁信漫天雪里逢。
醉头扶起。宿酒阑干犹困倚。便莫催残。明日东风为扫看。

郑公瑚琏器,华岳金天晶。昔在童子日,已闻老成名。
嶷然大贤后,复见秀骨清。开口取将相,小心事友生。
阅书百纸尽,落笔四座惊。历职匪父任,嫉邪常力争。
汉仪尚整肃,胡骑忽纵横。飞传自河陇,逢人问公卿。
不知万乘出,雪涕风悲鸣。受词剑阁道,谒帝萧关城。
寂寞云台仗,飘飖沙塞旌。江山少使者,笳鼓凝皇情。
壮士血相视,忠臣气不平。密论贞观体,挥发岐阳征。
感激动四极,联翩收二京。西郊牛酒再,原庙丹青明。
匡汲俄宠辱,卫霍竟哀荣。四登会府地,三掌华阳兵。
京兆空柳色,尚书无履声。群乌自朝夕,白马休横行。
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记室得何逊,韬钤延子荆。四郊失壁垒,虚馆开逢迎。
堂上指图画,军中吹玉笙。岂无成都酒,忧国只细倾。
时观锦水钓,问俗终相并。意待犬戎灭,人藏红粟盈。
以兹报主愿,庶或裨世程。炯炯一心在,沉沉二竖婴。
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飞旐出江汉,孤舟轻荆衡。
虚无马融笛,怅望龙骧茔。空馀老宾客,身上愧簪缨。


杜甫 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